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电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Bcl-2和Bax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脑相济”针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和慢性不可预见刺激制备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采用盐酸氯米帕明灌胃,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百会、肾俞、三阴交穴并比较各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Bcl-2和Bax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和药物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提高海马Bcl-2......
作者:王戈;任路;贾连群 刊期: 2016- 06
-
关于“气至”之思辨
关于“气至”的内涵及其与“得气”的关系一直以来有诸多争议.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确定了基本定义以来,关于“气至”的探索后世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因此,梳理针刺“气至”和“得气”含义的衍变及其与针刺疗效的关系,不仅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将进一步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作者:屈红艳;牛文民;王瑞辉;殷克敬 刊期: 2016- 06
-
吴中朝特色三期辨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吴中朝教授善于对激素依赖性皮炎进行特色三期辩治.该病痛机为风、湿、火(热)、痰、瘀之邪侵袭人体,影响五脏功能而致,按症状的发展阶段将本病分为爆发期、顽固期和缓解期3期.中药治疗结合分期特点,爆发期清肺凉血,顽固期调心、肝、脾并重兼益气活血,缓解期以健脾疏肝、滋养肾阴、益气养血御风为主.针灸治疗侧重补气养血、调理脏腑、祛风胜湿,结合不同分期特点予以特殊施治,针药并用,取得佳效.......
作者:王兵;张宁;吴中朝 刊期: 2016- 06
-
艾灸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足三里、太冲穴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艾条灸关元、足三里、太冲穴,对照组无艾灸.2组均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4周为1个疗程.采用多维疲劳问卷评估,观察免疫细胞因子IL-6、IL-8、IFN-y及肝功能ALT、AST、TBil、GGT等实验室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的总体疲劳、生理疲劳、精......
作者:付喜花;娄海波;刘春龙 刊期: 2016- 06
-
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中冲、涌泉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西药尼莫地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28d和35d后记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中医证型量表,并评价治疗前及治疗35d后的疗效.结果:针刺井穴组治疗35d后各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井穴可显著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
作者:程红亮;张闻东;胡培佳;钱伶敏;祝永福 刊期: 2016- 06
-
推拿防治小儿黄疸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要素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推拿防治小儿黄疸临床研究中的方法学要素情况.方法:通过系统性文献检索和评价,分析和提取文献特征及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结局评价等方法学要素.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研究设计和过程阐述不清晰、研究对象界定及基础治疗(护理)措施不明确、组间不均衡、合并干预措施多、效应测量方式不统一等问题.结论:当前该领域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研究应结合疾病和小......
作者:郭兰中;蔡坚雄;蒋俊;徐云萍;王立新;吴大嵘 刊期: 2016- 06
-
国外两部中医专著“气”论对比与启示
针对国外两部中医著作《气之声:中医入门》与《无人编织的网:理解中医》有关气的论述,参照《中国针灸学》(英文版)相关内容,从英文翻译、描述、分类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者皆认同气于中国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但在气的本质、二重属性与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析其原因,由不同思想文化背景、著者不同学术背景以及读者人群特点等所致,进而提出对中医理论自身完善、概念的定义与分类以及中医对外交流英文表达的思考与启......
作者:姜姗;赵京生 刊期: 2016- 06
-
“川”字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川”字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川”字针刀松解术治疗组与常规电针对照组各36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血清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7.8%......
作者:李敏;李开平;田弯弯 刊期: 2016- 06
-
张唐法论针灸“治未病”思想在脾胃病防治中的应用
张唐法主任医师注重未病先防,认为针灸疗法在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胃病的针灸临床诊治方面张唐法尤其注重“治未病”.针对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有效干预,或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或已愈防复,同时辨证施治,兼顾他脏,因势制宜,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脾胃病防治的全过程.......
作者:周利;田佳玉;张唐法 刊期: 2016- 06
-
白芷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目的:以中药白芷为例,建立一种挖掘药物潜在功能的方法,通过系统论证使之成为确定的新功能,有利于中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方法:利用先前自建的《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中药白芷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白芷借助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再与历代本草学和《中国药典》所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及临床疗效评价,从而获取对白芷传统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结果......
作者:姜开运;梁茂新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心肝胃同治法对心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食量的影响
- 2 柴芩通淋片防治小鼠实验性泌尿道感染的实验研究
- 3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成人Still病
- 4 慢性心衰大鼠心肌间质与交感神经重塑机理及中药联合运动干预影响的实验研究
- 5 正心泰胶囊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
- 6 刻克痒搽剂止痒机制的研究
- 7 理论自信:中医理论的传承发展——“中医辨证方法与临床高峰论坛”主题报告
- 8 中药2号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 9 建立适合中医睡眠医学发展的知识谱系
- 10 青藤碱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的实验研究
- 11 调心安神针刺法对失眠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 12 《伤寒论》攻下法及对其后世的影响
- 13 龚去非治疗多发性疖肿经验
- 14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计划
- 15 近10年脾胃理论的临床运用
- 16 消疹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120例疗效观察
- 17 高脂血症中医临床研究述评
- 18 针刺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 冲击松解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2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