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帝内经》“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析疑
营卫学说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故有营阴、卫阳之说.从阴阳基本属性分清浊则有“清为阳,浊为阴”.《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疑悖于清阳浊阴、营阴卫阳之说.笔者认为水谷精微化生清浊,二者上注于肺,与自然清气相合为清阳.其气又复分阴阳,清者为清阳之阳气,浊者为清阳之阴津;清者入脉为营气,即营中之阳,浊者散表为卫津,即卫中之阴;清者温煦脏腑,浊者濡......
作者:周浩;朱佳玲;江南;余葱葱;王超 刊期: 2016- 09
-
《仁斋直指方论》学术思想研究
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以内科杂病、外科、妇科证治为纲,广撷诸家名方及家传良方,对病识证、因证用药、辨证施方是一部颇具影响的临床参考书.书中重气血,主张先阳后阴,调气重温中,调血重祛瘀;依藏气虚实调五藏,倡导“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等;分论痰涎与水饮的证治,提出“痰者诸病之根”,治痰涎以理气、和胃、对因治疗,治水饮以表里、虚实为......
作者:杨威;屈伸;孙红;于峥 刊期: 2016- 09
-
试论肺与女性生殖的关系
女性的经、带、孕、产等生理功能主要是脏腑、天癸、经络、气血协同作用于胞宫的表现,因此脏腑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胞宫的影响上.通过查阅期刊文献发现,关于肺与女性生殖关系的论述很少.有鉴于此,笔者查阅复习了有关肺与女性生殖关系的古今文献,并进行了认真梳理与思考.通过对肺经与胞宫联系、肺通过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主忧悲、肺在色为白、肺与其他四脏协同影响等方面的阐述,得出肺与女性生殖关系较......
作者:班光国;杜惠兰 刊期: 2016- 09
-
从“升降相因”角度探讨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升降的基础是阴阳之升降,升降相因是指升降运动在人体内各脏腑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脏腑功能的核心是升降运动.咳嗽总由肺气上逆所致,咳嗽不离肺而非独肺,肝、肾、脾胃、心的升降运动异常均会导致咳嗽的发生,如肝升太过、肾不纳气、脾胃升降失常、心火不降,故治疗咳嗽时当辨清脏腑阴阳,从整体出发着重调畅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故从升降相因理论角度探讨咳嗽的发病机制,为咳嗽的辨证治疗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曹宪姣;张伟 刊期: 2016- 09
-
潘毅用阴阳理论治疗“上热下寒”经验
阴阳学说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方法论,用以分析一切事物中对立和互存的两个方面.潘毅教授对“上热下寒”的诊治中时时体现阴阳平衡的理论观点.故试图应用阴阳理论讨论了“上热下寒”的3种形成机制,并将上、下定位于具体脏腑,对潘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热脾寒和交泰丸治疗心热肾寒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
作者:朱璞玉;高超;姜洮洮;蒋玥;潘毅 刊期: 2016- 09
-
平肝祛瘀方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平肝祛瘀方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和常规西医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平肝祛瘀方.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以及实验室指标、超声心......
作者:贾小庆;巫大平;王晓峰 刊期: 2016- 09
-
参芪胶囊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芪胶囊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排卵率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子宫动脉及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卵巢间质动脉RI及PI值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
作者:韩芸;董英;钟秀驰;黄健玲 刊期: 2016- 09
-
17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GPC-3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3月至1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收治的PLC初治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肾阴虚4组并观察证型分布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GPC-3值,分析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全体患者、GPC-3阴性及阳性患者的......
作者:欧杰;陈闯;胡利荣;林恒红;徐望 刊期: 2016- 09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证候特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CHF患者170例,根据血红蛋白水平(Hgb)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并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CHF患者中贫血发生率为45.29%,且随年龄增长、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增高;贫血组LVEF、BNP、NT-proBNP、CRP、Cr、血清铁等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心虚证及气虚证发生率均为100%......
作者:王曰林;金俊杰;冯攀;唐蓓蕾;常阿喜;朱海燕;常佩芬 刊期: 2016- 09
-
芳香解语汤治疗大脑前循环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验方芳香解语汤治疗大脑前循环梗塞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大脑前循环梗塞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芳香解语汤治疗,并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自发语言评分、听力理解评分、复述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均存在差......
作者:周红霞;刘学文;程先宽;王新志 刊期: 2016- 09
动态资讯
- 1 探析宋代漏泽园的防疫作用
- 2 能量代谢与中医五行学说
- 3 新安医家继承发展金元四大家学说概要
- 4 四逆散改善细胞免疫性肝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 5 针刺预处理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的表达
- 6 补肾抗衰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
- 7 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述评
- 8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9 脾胃升降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
- 10 护脉散对静脉炎小鼠血管内皮E-selectin、ICAM-1表达影响的研究
- 11 辨证论治发展历程的思维演变
- 12 万密斋疾病诊疗特点探析
- 13 乳腺癌之经络观
- 14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5 失眠伴肠道功能异常的临床初步观察
- 16 中西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80例
-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观症状因子分析及其与免疫指标的关系
- 18 戊戌年(2018)五运六气养生要点之我见
- 19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
- 20 论传统文化对中医证理论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