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饮食损伤病因分论
饮食损伤是产生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饮食损伤“分之为二,饮也、食也”.就是说饮食损伤应以饮伤与食伤分别而论.通过对古代文献分析,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饮伤即引饮不当产生的机体损伤,其致病因素分别是过饮、久饮、劣饮、偏饮、乱饮所伤;食伤即服食不当产生的机体损伤,其致病的因素是多食、偏食、误食、少食、强食所伤,从而对饮食损伤的病因进行了细化,为临床治疗饮食损伤病证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东坡;丁雷 刊期: 2017- 10
-
从小儿“稚阳”论捏脊之要
清·吴鞠通以“稚阴稚阳”之说论及小儿体质,究其本源实为意指小儿生长发育的动态态势和小儿出生机体柔弱的生理特点.然而小儿体内之“阳”为生命之始、变化之端,小儿阳气未长,其阳易“妄行而为热,归于心肝”“不足而为虚,归于肺脾肾”.因此小儿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当以“固护引领”为要,引“阳”补其不足入经脉.传统的捏脊手法重在通调督脉,仅强调督脉沿线的刺激,笔者则认为捏脊之要应重在汇聚阳气入督而达“引领”之......
作者:林丽莉;林栋;吴强 刊期: 2017- 10
-
浅谈郑钦安《医法圆通·服药须知》内涵
清·郑钦安《医法圆通》是一部以阴阳为纲、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基础,重点论述三阴病理论、辨证、治疗和预后的专著,其中尤以少阴病的温阳法为著,以善于“四逆辈方”为常,被后世称为“火神派”的开山之作.然在用大剂量热性药物治疗阳虚阴盛病证而出现种种“反常”现象,郑氏特列《服药须知》专篇.故通过整理郑钦安著作、结合《伤寒论》《灵枢》原文以及后世该学派医家的文献,总结出在扶阳治疗过程中出现种种异常表现的本质......
作者:庄灿;李红 刊期: 2017- 10
-
《儒门事亲》汗吐下理论特色研究
《儒门事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所著,主要论述了张子和攻邪的学术主张及独特的治疗理论.张子和不局限于传统的汗吐下三法,建立了汗之开其玄府、吐之令其调达、下之推陈致新的理论框架,拓展了中医的辨证思路,对中医理论和临证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不拘泥古法,勇于创新,精于辨证,知常达变,不仅纠正了当时滥用温补的不良风气,更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追求的宝贵财富.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之一,故着......
作者:马丹;傅海燕 刊期: 2017- 10
-
黄永生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黄永生教授门诊病例为数据源,采用频教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治疗冠心病初诊处方659则,总用药频次为13673次,共使用190味药,39味核心药物,占总用药频次的88.94%.对39味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三类核心处方.结论:黄永生教授治疗冠心病组方特色鲜明,多采用滋肾疏肝、温阳益气、利湿化痰法治疗及预防冠心......
作者:姜丽红;李俊;魏岩 刊期: 2017- 10
-
从脾肾论治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探析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以机体免疫异常为基础.中医学“脾”“肾”与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证实,中医学“脾”“肾”是机体免疫的基础.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明确了健脾、补肾、益气、温阳等中药具有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及活性、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促进免疫活性物质表达等多靶点免疫调节作用.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探索认为,脾肾两虚是IAS的中医基本病机,IAS的中医辨......
作者:张锦明;黄国圣;曾慧妍 刊期: 2017- 10
-
中药调周法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估调周法单独或联合COS对改善PCOS生殖障碍的疗效.方法:利用ReviewManager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调周法治疗PCOS不孕症的随杌对照试验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文献.结果:调用法+COSvsCOS:前者临床妊娠率、排卵率、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OHSS发生率显著下降,但两者双胎妊娠率、LUFS率、未启动周期率比较差异......
作者:陈婕;谈勇 刊期: 2017- 10
-
注射用血塞通对不同中医证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微栓子信号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1A患者MES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注射用血塞通组,常规治疗组给予TIA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注射用血塞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15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并在第3、6个月随访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TCD对MES监测,2组MES的数量都明......
作者:史敏;杨东东;罗丹青;肖文;王倩男;宁金丽 刊期: 2017- 10
-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湿毒壅盛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盆腔炎(湿毒壅盛兼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用组5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西丁钠+盐酸多西环素静脉滴注治疗,联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盆腔超声检查、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各临床症状消失......
作者:高金鸟;黄秀锦;李芳;高锦丽 刊期: 2017- 10
-
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配合绝对卧床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平乐正骨理论核心“气血共调平衡”和急性期“破瘀扶正”为辩证要点组方的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配合绝对卧床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5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诊断标准的中老年患者,给予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内服,治疗过程中患者绝对卧床,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服用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并绝对卧床治疗后,疼痛VA......
作者:张晓辉;李洁;张虹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中药配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成年性甲减临床观察
- 2 鹿茸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肾组织Msx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试论中医学“脑主神明”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 4 精制清开灵对家兔病毒性肺热证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 5 《回回药方》中络灸疗法的发展和运用
- 6 从证治变迁探析真心痛证治规律
- 7 论肝失疏泄
- 8 依达拉奉和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 9 王国三益气养心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疗效观察
- 10 《内经》伤骨科疾病汇通
- 11 灯笼热治验一则
- 12 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 13 通过临床用药规律探讨乳腺增生的治疗思路
- 14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 15 调理脾胃治疗慢性荨麻疹法的经验
- 16 基于真实世界原则的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评价研究
- 17 张锡纯对阿司匹林的应用探析
- 18 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 20 李振华疏肝健脾、豁痰清心辨治脏躁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