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Wnt10b、Wnt3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中Wnt3a、Wnt1o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足三里组,通过注射二乙基亚硝胺制备肝癌模型,用RT-PCR检测各组Wnt3a、Wnt1ob表达量,观察肝细胞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Wnt3a、Wnt10b表......
作者:王颖;赵万爽;张晓露;李迪;胡晓龙;李梦迪;陈金;王琪格 刊期: 2017- 11
-
双氢青蒿素含药血清抗血管生成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组双氢青蒿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对照组、双氢青蒿素15mg/kg组、30mg/kg组和60mg/kg组4个剂量组合药血清,以贝伐单抗为对照药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VEGF表达,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检测细胞VEGFR大结合容量和解离常数.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双......
作者:王武;盛庆寿 刊期: 2017- 11
-
甘露消毒丹在肺心病治疗中的运用
探讨甘露消毒丹在肺心病中的运用.从历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相关药物的功效出发,运用中医处方法中以方测证的理论,对该方的结构进行分析,推断该方对肺心病可能的作用,再引用现代临床实例加以证明.从病机上提出肺心病水肿属于心水,辨证从肺心脾肾论治,重点在肺与心.......
作者:李亚红;杨桢 刊期: 2017- 11
-
从方后加减看吴鞠通用药规律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学三焦辨治纲领,丰富了温病的治法方药,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病条辨》中所载方剂之后的相关加减变化能够充分反映出吴鞠通的用药规律.他灵活运用辛凉清解、甘寒生津、成寒滋润、苦寒泻火、甘润化痰、辛温发表、苦辛通降、甘淡利湿8种方法对方剂进行有效化裁,展现出吴氏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以及高超的临床诊疗水平,加减变化之后的方剂更加贴合临床实际诊疗需要,疗......
作者:王畅;董晓薇;徐建云 刊期: 2017- 11
-
中医膏方用药特点探析
中医膏方应用的历史源远流长且疗效确切,逐渐成为慢性、虚弱性疾病的首选方剂.以目前常用膏方和经典膏方为基础,重点介绍补益类膏方.认为补药为主、补治结合,阴阳互根、补辅相助,注重整体、重视脾肾,顾全兼证、药对提效,重视药性兼顾口感等是其组成配伍特点.在此基础上按补阳类、补阴类、补气类、补血类及其他分型,结合具体膏方的临床应用特性,分析其间的具体组成、配伍等,有利于发掘传统膏方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促进膏方......
作者:刘超;魏雅川;徐静;李淑莉;卢贺起 刊期: 2017- 11
-
《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与半夏的配伍运用研究
附子配半夏属于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内容乏一,但古往今来二者同方配伍屡见不鲜且疗效显著.追本溯源,二者临床配伍的使用早见于被尊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中的小青龙汤“若噎者、附子粳米汤、赤丸及竹叶汤方”中,故分别从病因病机、配伍用量、炮制方式、煎煮用量及毒性探讨等方面对附子与半夏安全有效配伍的条件进行论述,结合荆楚刘氏妇科的临床治疗经验,发现二者合用对临床辨证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的病证有一定......
作者:余婷;肖苏;曹丰;刘丽梅 刊期: 2017- 11
-
古代医书脾胃疾病中脾胃气虚证的方药对比研究
脾胃气虚证是脾胃疾病中较常见的证候,古代不同时期对其症状描述及治疗各具特色.故选取《金匮要略方论》《华佗神方》《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脾胃论》《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和《医方集解》9部两汉至明清各时期代表性医书,通过对其中脾胃气虚证的症状及治疗方药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脾胃气虚证的症状描述逐渐向细化发展,治疗在补气的同时,汉晋时期多兼用温补药物,金元时期多兼用升提药物,明清时期多......
作者:王家琪;王彩霞 刊期: 2017- 11
-
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概述
肥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引起临床关注.故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综合疗法以及动物实验几方面着手,就中医药在控制肥胖、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邓岚;艾玉珍;李鸣镝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瘿病刍议
- 2 从炎症发病机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治法
- 3 《金匮要略》趺阳脉诊法探析
- 4 活血接骨胶囊对微循环的影响
- 5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 6 23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 7 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候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8 麻杏蝉桔汤治疗顽固性咳嗽临床观察
- 9 从《内经》《难经》谈先天精气之养护
- 10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STAT5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 11 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
- 12 消渴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 13 《针灸甲乙经》诊治目病的学术特色探析
- 14 寒喘舒和安喘舒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豚鼠IL-6mRNA表达的影响
- 15 中医学人体结构观中的几个矛盾和问题
- 16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头痛方剂药物规律分析
- 17 数据挖掘在外感疾病药对中的应用研究
- 18 天王补心汤治疗顽固性失眠156例
- 19 28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特征及意义探讨
- 20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