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活血降糖饮对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降糖饮对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长期(28周)高脂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贝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治疗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测定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胰腺组织病理学及脂肪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OGTT、IRT明显改善,甘......
作者:楚淑芳;李惠林;刘德亮;赵恒侠 刊期: 2017- 04
-
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形态及免疫调节因子HMGB-1、Foxp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HMGB-1、Foxp3表达及病理形态学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新血府逐瘀汤(NXFZY)低剂量组、NXFZY高剂量组及NXFZY+立普妥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XFZY低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9g/(ks·d)、......
作者:姜婷;纪文岩;隋永妮;刘妮娜;吉中强 刊期: 2017- 04
-
加味黄芪赤风汤对阿霉素大鼠肾脏保护及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模型、替米沙坦及加味黄芪赤风汤组,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FN、LN、LC3和Beclin-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加味黄芪赤风汤可保护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显著抑制肾组织中的FN、LN,显著拮抗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过度表达.结论:加味黄芪赤风......
作者:于子凯;杨斌;张昱;王金虎;张秋;郝伟;赵晋宁 刊期: 2017- 04
-
曹正柳治疗哮喘经验
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通过曹正柳教授治疗哮喘验案,分析其治疗哮喘的经验.曹正柳教授认为哮喘的病因病机是肺肾两虚是本,痰阻气闭为标,非时之邪为诱因.治疗上选用加味七紫汤为本病的专方,预防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双侧肺俞穴位注射.整体治疗上体现了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肺肾同调,药穴同用,防治结合,衷中参西.......
作者:彭中娟;曹正柳 刊期: 2017- 04
-
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呕吐经验
目的:呕吐是临床各科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西医常规治疗虽可暂时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易反复,且对重症呕吐往往效果不甚理想.笔者旨在运用传统中医探求治疗重症呕吐的有效方药,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历代先贤临证经验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运用中医八纲辩证,采用审证用药的方法治疗重症呕吐.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呕吐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呕吐症状,减轻伴随症状,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郭金华 刊期: 2017- 04
-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探讨“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的防治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阐释月经周期的生理调节,继而运用“肾阴阳转化”分析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渐进病理演变规律,将其归纳为“不及、太过”两类.针对两类月经病病理变化,遵循《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把“肾阴阳转化”理论贯穿两类月经病的始终,减少疾病演变,凸显“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贺晓霞;王若光 刊期: 2017- 04
-
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肾脾两虚型ED患者6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仙芪方,对照组应用他达拉非,2组均用药6周,观察统计干预后肾脾两虚型ED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过6周干预,试验组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SS评分分别为(18.34±1.08)分、(0.72±0.55)分、(0.62±0.47)分、(0.74±0.52)分......
作者:吴秀全;王福;高庆和;余国今;张修举;张继伟;曾银;邱峻峰 刊期: 2017- 04
-
毫火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毫火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TCS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结论:毫火针治疗DPN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秋;李硕;潘满立;王静飞;庞秀花 刊期: 2017- 04
-
论以“六郁学说”指导针灸治疗郁病
元·朱丹溪的“六郁学说”是中医诊疗郁病的重要理论内容,越鞠丸、六郁汤为其代表方剂,临床中多以之指导方药治疗.笔者认为“六郁学说”亦可指导针灸治疗郁病,故旨在探讨以“六郁学说”指导针灸治疗郁病的理论基础,提出具体的取穴施治方法并附以病案加以说明,以期丰富郁病治疗的临床手段,为针灸治疗郁病提供参考方向.......
作者:苏鑫童;刘琪 刊期: 2017- 04
-
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探析
探讨吴中朝教授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以脏腑为本、解剖为据、经络为线、临床为验、生理为重、病理为察、治疗为效诸观点,从人体阳气盛衰、气血多少、脏腑属性、肌肉厚薄及机体盛衰等方面述及温和灸与皮肤距离的相关人体要素,进而推算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数值的等差公式,使温和灸皮肤距离临床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与一般规律,使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掌握有数可参、有据可依、有矩可循,以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周宇;陈仲杰;王兵;张宁;刘春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五子衍宗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 2 以神统形的经络系统
- 3 黄连解毒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及前瞻性研究
- 4 健脾祛瘀法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小鼠视网膜RPE黑色素和脂褐素的影响
- 5 仝小林“新病机十九条”阐释概要
- 6 胃安泰2号抗胃衰老的实验研究
- 7 自拟方滋肾固胎饮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 8 脉诊信息分析方法
- 9 浅谈中医康复疗法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 10 从五脏痹看宋代辨证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 11 辨证论治的发展与辨证分型
- 12 补肝益肾法对更年期模型大鼠行为变化的调节作用
- 13 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疗效分析
- 14 丹参注射液对退变颈椎间盘影响的实验研究
- 15 中医药时代的需求与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在2015年8月中华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9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 16 16625例HIV/AIDS常见证候类型分布特征研究
- 17 清代医家戴天章温病辨治特色探析
- 18 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 19 自血混合丙球穴注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受体的影响*
- 20 论中医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关于白血病论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