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叶天士潜阳治法及其临床应用
潜阳治法是中医临床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治法,多用于虚实夹杂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病情较为复杂的治疗领域.笔者在研究学习叶天士医案的过程中,认识到叶天士于潜阳治法有独到之处,其法分别从上、中、下三焦入手,视病证不同或单独从一焦顺势收功(如从权治节收肃浮阳法、培育中宫承纳气火法、益肾填精潜降龙火法等),或兼顾两焦阴阳同调起效(如脾肾双调法,摄纳阴火法等).遣方组药,简约淳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峰祥 刊期: 2017- 05
-
张宗礼醒脾通三焦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张宗礼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病机要素在于虚、瘀、湿、逆(毒).脾肾两虚为本,清者不升而漏泄,浊者不降而内聚,清浊相干久蕴成浊毒,故治疗以醒脾复运中焦为主,以轻宣上焦、通利下焦为辅,并阐述醒脾通三焦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用药辨证论治特点.......
作者:张兴坤;张丽;张宗礼 刊期: 2017- 05
-
中医五神辨证及其临床应用
在精神心理(神志)疾病方面,中医传统的辨证模式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由于其理论基于躯体疾病且临床疗效的不确切故屡遭质疑.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究中医五神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五神辨证模式,临证合参传统辨证,应用于精神心理科临床常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故从五神辨证的提出、五神理论源流及心理活动的五神归属、五神辨证的基本原则与要点、五神辨证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供同道商榷.......
作者:徐天朝;苏晶;慈轶宏;祁娜 刊期: 2017- 05
-
不同变频组合电针预处理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皮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ulation,MCAO)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皮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慰针刺组、预处理1组、预处理2组、预处理3组每组各10只,不同频率电针头穴进行预处理后制备MCAO模型;参照Longa标准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EPO阳性细胞数目,实时......
作者:梁超;姜涛;王静芝;曾晓玲;刘建民;郑肇良 刊期: 2017- 05
-
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检索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瘿病的相关检索词,依据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考察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腧穴和经脉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分布情况.结果:古代治疗瘿病以近部选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天突、肩髃、气舍、天府、臑会,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任......
作者:陈洁;武玉;黎少玲;袁青 刊期: 2017- 05
-
传统针刺及其加用腹针疗法对缺血性卒中致假性球麻痹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针刺及其加用腹针对缺血性卒中致假性球麻痹的疗效及其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腹针组给予传统针刺加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洼田吞咽功能评价、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以及BAEP测定并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腹针组吞咽能力、构音障碍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腹针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结论:传统针......
作者:梁慧;黄立武;黄选华;吴鹏 刊期: 2017- 05
-
灵龟八法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法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灵龟八法组(30例)和循经取穴组(30例),灵龟八法组采用灵龟八法针法进行治疗,循经取穴组选取少阳经穴为主,针刺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灵龟八法组与循经取穴组均能改善偏头痛症状;与循经取穴组比较,灵龟八法......
作者:滕小慧;周黎;赵文君;樊玉华;张炳冉 刊期: 2017- 05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鼻出血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鼻出血在现代期刊文献中的选穴情况进行研究,归纳、分析其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1962~2016年收录的针灸治疗鼻出血的期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归纳鼻出血的针灸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针灸治疗鼻出血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在现代期刊文献中以表里经腧穴配伍法、交会经腧穴配伍法、本......
作者:曹方;李铁;哈丽娟;王富春 刊期: 2017- 05
-
山元氏新头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及体会
山元氏新头针疗法(YNSA)是不同于现行头针系统的另一套体系,它通过YNSA理论,选取头部的相关治疗点对机体周身和脏腑器官病变进行治疗.坐骨神经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疼痛,传统针刺治疗该病多以坐骨神经局部及其分支进行针刺治疗为主.故采用YNSA这一特殊针刺疗法,不针刺坐骨神经局部,只针刺头部患侧D点、F点、I点(均为阴点)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YNSA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是对坐骨神经痛传统针刺疗法......
作者:郭鑫;于天源 刊期: 2017- 05
-
动物药的别样分类刍议
动物类中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有飞鸟之类行于天者,有虫兽之类行于地者,亦有鱼贝之属潜于水者.关于其分类,古代本草书籍中对动物药的记载多分禽部、兽部、虫部、鱼部、鳞介等,后世亦有以其药用部位对动物药进行归纳者.然动物类药物的功效与其习性密切相关,以其功效进行分类者鲜见.故从取象比类的角度,基于天地水三部分类法,对动物药的分类进行新的探索.飞鸟之属多轻盈上走应于天部,虫兽之类或奔于地......
作者:王炳新;施丹;史晓;潘臣鹰;杜修东;杨雯;封雨倩;鲍晓敏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选穴规律分析
- 2 无比山药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 3 中医对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的认识
- 4 益气通络方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bcl-2基因表达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 5 蠲痹扶正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探讨
- 6 阳虚盗汗证治
- 7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篇用药规律浅析
- 8 “阴火”论析
- 9 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0 清热解毒液治疗带状疱疹52例
- 11 早年留守对外出务工人员人格心理发展的影响
- 12 祛泻壮元袋治疗虚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 13 温肾健脾方辨治对糖尿病肾功能及微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
- 14 李发枝谈方证辨证
- 15 肿瘤的中医命名与分类
-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CD3+CD25+和CD3+HLA-DR+T细胞亚群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17 脾“体阴而用阳”疏证
- 18 氦氖激光配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 19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抑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 20 小型猪冠心病模型痰瘀互结证候诊断与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