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针刺大鼠“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对P物质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后穴区局部和血清中P物质(SP)的表达,探讨SP变化与“相对穴”协同增效的相关性.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给予电针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实验前后大鼠血清中SP含量,穴区局部组织组化染色观察穴区SP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针刺组穴区局部SP阳性表达和血清中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其中针刺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穴组SP表达为显著,各针刺组比......
作者:杨志新;刘丁丁;屈敬阳;安娜;许倩;陈龙 刊期: 2017- 08
-
针刺对端粒酶敲除小鼠大脑海马区、皮质区Trk-B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不同针刺方法,手针、电针干预对端粒酶敲除小鼠大脑海马区、皮质区Trk-B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端粒酶敲除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针组、电针组、空白对照组各6只.电针组使用一对华佗牌不锈钢针具(0.3mm×0.25mm)对双侧足三里进行针刺干预,交替频率,强度0.5~1.2mA,幅度2/100HZ,每日30min,连续干预7d.手针组使用华佗牌不锈钢针具(0.3mm×0.......
作者:林丽莉;庄婉玉;陈慧娥;吴强;林栋 刊期: 2017- 08
-
针刺结合五苓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五苓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针药组各36例.西药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中药组给予五苓汤加减,针药组给予针刺结合五苓汤加减,疗程均为60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总和指数(BAS-G)、活动性指数(BASDAI)、放射学指数(BASRI)、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和中医辨证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的评分......
作者:王飞;王民集 刊期: 2017- 08
-
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活动及登梯时空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登梯活动时空参数及关节炎指数的变化,分析针刺对患者登梯能力的影响.方法:36名来自社区的KOA患者在2周等待排除预期的影响后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非经非穴浅刺组各18例,分别治疗3周共11次后进行功能状况(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登梯步态检测,分析登梯时空参数及其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等待前2组基线数据除步长时间有差异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校正外......
作者:王芗斌;侯美金;陈剑;李翔;王晓玲 刊期: 2017- 08
-
滑石功用拾遗
滑石为临床常用药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可单用可入方,可内服可外用,功多效广,其功用除《药典》所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外,尚有发表散热、行瘀散结、泻火解毒、行积导滞、渗湿止泻、利湿退黄、通乳滑胎、止血之效.故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本草文献及古医方书等资料,并结合古今名医用药经验、临床报道、现代药理研究等资料,以期进一步研究滑石相关功效理论,挖掘滑石的更多功用,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更......
作者:毕丽叶;聂晶 刊期: 2017- 08
-
从《神农本草经》论茯苓在经方中的应用
《伤寒杂病论》中诸多药物的应用遵于《神农本草经》,二者一脉相承.茯苓在经方中的应用体现在“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等方面.其病机体现在一是“水饮内停,阻滞气机”.水气四布,无处不在,或上犯胸阳使胸胁逆满,或痰气搏结于咽引发梅核气,或寒水上冲发为奔豚悸动,或痹阻心肺发为胸痹,或停于三焦,使津液不布,发为口渴和小便不利,或水郁气结引起发热;二是“虚邪内......
作者:王萌;张毅;李金田 刊期: 2017- 08
-
龙眼肉理化指标与两类贮藏库温度积的动态分析
目的:探究简易库与冷藏库中龙眼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温度积的相关性.方法:日光下观察龙眼肉的外观,烘干法测定水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采用温度积分析其对5-HMF含量的影响.结果:简易库的温度积呈缓急交替上升趋势,冷藏库的温度积直线上升.简易库中的龙眼肉从3个月开始析出糖分并质地变硬,冷藏库中的龙眼肉出现轻度的黏软现象,两库中龙眼肉的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
作者:吴翠;马玉翠;巢志茂 刊期: 2017- 08
-
中医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思考——兼与“《黄帝内经》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一文商榷
“《黄帝内经》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一文提出象思维在逻辑学上存在推论结果的不惟一和不可逆问题,此涉及到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象思维的逻辑推理方法或逻辑等重大问题,通过对中医学领域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关系的梳理,对该文的结论提出了质疑,指出所谓象思维“推论结果的不惟一和不可逆”其实是因果关系复杂性的反映,是一果多因的必然结果;从逻辑学的角度而言,所讨论的命题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7- 08
-
儒家思想与中医学临证思维模式
中医学既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医学科学,又是蕴含着丰富人文思想的一种中国文化,是医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故探讨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核心内涵,重点阐述中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精”“仁”学说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论述了其对中医临证思维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大医精诚思想对医学模式及医患关系影响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回归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哲学思想是传承中医思维模式和重建和谐......
作者:张丽霞;高健生;张兆康;田侃 刊期: 2017- 08
-
中医药调控内皮祖细胞归巢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是神经病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脑梗死后脑损伤和神经修复机制复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的发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及针灸能够促进脑梗死后血管新生,提高神经元的功能,改善脑梗死预后.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
作者:朱炜楷;王承明;陶汉华;沈会;赵妍妍;王楠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脾肾阳虚常见假热证辨析
- 2 综合疗法治疗脑中风之临床分析
- 3 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
- 4 苍龟探穴法治疗痛风327例临床观察
- 5 治风先调气,气调风易息
- 6 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 7 复方丹参滴丸抑制高脂喂养犬血小板过度活化
- 8 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 9 金元医家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 10 以心肾为本治疗绝经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 11 《太平圣惠方》纠误举隅
- 12 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整合素连接激酶的影响
- 13 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4+ 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 14 神经安定镇痛结合穴位电刺激用于人流镇痛的临床研究
- 15 中药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
- 16 长期激怒致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研制
- 17 解酒醒神方药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 18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纤维化大鼠肝脏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
- 19 黄芪注射液通过调节JNK和NF-κB通路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 20 从法天地之理谈中医学辨证论治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