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透因透用”法治疗过敏性皮炎临床应用
“透因透用”法是张福利教授在叶天士卫气营血-经络系统辨证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多层同治、逐层透转、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的治疗法则,此法源于对“通因通用”法与透法的一种融合与拓展.本文首先对“透因透用”法之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其次归纳与总结“透因透用”法适用于阴络血热或气经湿热外发不畅之病机及其组方用药特点,后通过对一则相关治验案例的分析,探讨“透因透用”法的临床证治体会,以期对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辨证论治有所......
作者:商春爽;张福利 刊期: 2018- 11
-
《洄溪医案·祟病》案例一则探析
本文就《洄溪医案》“祟病”之一则案例作一探析,指出此“祟病”记述实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前段,就其“祟病”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类证鉴别进行叙述.指出该“祟病”由于其突出之征象特点清且如常而言妄,致使古代医家难以认识与理解而被视为“祟病”“奇病”,即至时下临床常见之似此“祟病”(偏执型前段),中医方面仍罕见有关论述与辨治资料之提出.......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8- 11
-
李杰病证结合辨治胃癌经验
胃癌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有独特优势,李杰教授在临床治疗胃癌方面有独到见解,并取得较好疗效,认为治疗时应当将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以调理脾胃气机贯穿治疗始终,并在处方用药时灵活运用对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延长远期生存奠定基础.现将李杰教授治疗经验总结,供同道临床借鉴.......
作者:张乙;李杰 刊期: 2018- 11
-
许芝银辨治肝热痰瘀互阻型粉刺性乳痈经验撷华
粉刺性乳痈为乳腺常见疾病,临床常可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的红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病程较长,反复难愈,愈合较差.粉刺性乳痈中医辨证分型有肝热郁滞、痰瘀互阻等类型,许芝银教授认为亦有肝热痰瘀互阻类型,确立了此证型的基本治法为疏肝清热、化痰破瘀.在急性炎症期热像偏重,治疗以清热为主、辅以化痰祛瘀,化脓期配合中医外治法与切开充分引流法促脓排出,临床获效颇显.......
作者:王聪;姚昶;卞卫和 刊期: 2018- 11
-
中医治疗耳石症探源——从喻嘉言一则眩晕病案说起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该病一线治疗方法是复位治疗.本文将考证与分析喻嘉言一则眩晕医案,阐述中医运用位置性试验及复位技术诊治耳石症的历史.1646年(顺治三年)喻嘉言为钱谦益(牧斋)诊治疾病是目前早的位置性试验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记载,喻嘉言成功地应用复位方法使其痊愈.西医治疗耳石症应从1980年Epley介绍“手法复位”算起.治疗该病中医至少比西医早了334年,在医学界有......
作者:冷辉;张琦;孙海波 刊期: 2018- 11
-
吴承艳以“通补兼施”法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
通过阐述“通补兼施”法之机理、“通补兼施”法之具体应用以介绍吴承艳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经验.认为“虚”与“不通”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虚”者包括脾与肾的亏虚,“不通”者包括痰湿、湿热、寒湿、瘀血、肝郁阻滞不通,故在治疗时虚者补之、不通者通之,“通补兼施”具体应用抓住辨证、分期、兼症三点,“辨证”重在辨证候之虚实,“分期”重在明各生理分期之特点,“兼症”重在察主兼症之联系,参考三者灵活运......
作者:杨颖;吴承艳;陆玲;吉冬 刊期: 2018- 11
-
十二井穴放血对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大鼠脑水肿及端粒生物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十二井穴放血对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水肿及端粒(TEL)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7组,即对照组,轻、中、重度TBI组以及不同程度TBI+井穴放血组,应用脑皮质撞击仪构建TBI模型,lml注射器点刺相应井穴位点,放血10μL/穴12h/次共6次.术后72h行mNSS评分,取10mg损伤部位脑组织,QPCR法检测TRET、TRF1基因表达和TEL拷贝数,剩余脑组织测......
作者:吴焕成;张赛;涂悦;沈彤 刊期: 2018- 11
-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和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CUMS大鼠行为学、海马nNOS表达以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组,以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制备模型组,电针组取“印堂”“百会”电针治疗,假电针组进行安慰治疗.14d后旷场实验评价抑郁样行为,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Westernbolt检测海马nNOS,RT-PCR检测海马nNOS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作者:沈非儿;王欣君;何提珍;姜劲峰 刊期: 2018- 11
-
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述评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2%~65%,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严重影响,舌针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整理与归纳近20年相关文献,通过对聚泉穴、心脾肾穴、金津玉液穴、舌下穴、孙氏舌穴等舌针常用穴进行总结、临床评价、机制研究分析,提出5个层面的研究展望,包括提高临床实验设计科学性、规范临床实验设计、明确研究对象、......
作者:张新斐;刘初容;莫昊风;曾晓林;梁鲁波;欧阳群;李静敏 刊期: 2018- 11
-
点按法解除“经筋结点”及其机理探讨
通过对“经筋结点”概念的解读,研究其在联结、约束骨骼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与关节间的密切关系,表明在检查方面“经筋结点”主要通过触诊以及问诊的方式确定.在中医学理论中,点按法在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气血、散寒止痛温经、行气通络化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对其从西医病理学、生物力学、神经学、周围血管4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和探讨.通过对经筋理论的阐述和“经筋结点”特点的总结,论述点按法的作用与“经筋结点”的治......
作者:方燕平;黄于婷;杨岚菲;李忠丽;廖军 刊期: 2018- 11
动态资讯
- 1 紫丹饮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细胞HOXA10基因的影响
-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治法钩玄
- 3 细辛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浅析
- 4 中药蜡疗对痉挛性脑瘫尖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 5 三焦概念辨析
- 6 试论象思维在探索脾藏象现代物质基础中的应用
- 7 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 8 “肝肾精血亏虚”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9 中药野艾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研究
- 10 论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确立
- 11 贞芪扶正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预后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
- 12 单兆伟运用吴茱萸经验
- 13 宁肾颗粒对IgA肾病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王沛教授防治肺癌术后复发转移临床经验
- 15 逐瘀荡胞饮治疗药物流产不全40例
- 16 中医脂毒、瘀毒与易损斑块关系的理论探讨
- 17 针刺调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的选穴规律分析
- 18 薤白对络气郁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9 臧堃堂治疗痹症思路及药对运用经验
- 20 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