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葡萄糖转运体的中药调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新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主要表现为肝脏、骨骼肌以及脂肪等胰岛素敏感的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障碍.研究表明,葡萄糖转运体蛋白是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靶蛋白,参与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本文主要从中药及其复方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促进葡萄糖转运体的易位及其基因表达而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斌;李鑫;范源 刊期: 2018- 06
-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近10余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相关临床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防治及预后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故从中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西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机制的认识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现状、西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预后的判断等4个方面,论述近10年来中西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并对现存问题予以分析.......
作者:何菊;张怀亮 刊期: 2018- 06
-
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在预防和治疗因细菌引起的感染类疾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细菌、糖尿病足、妇科炎症等多种疾病.目前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外抑菌实验,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应将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深入到体内.本文就近年来研究频次较高的单味中药及复方的抑菌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研发出低毒高效的中药抑菌剂提供参考.......
作者:李晏乐;岳肖华;孙卫东 刊期: 2018- 06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损伤的复杂疾病,疾病晚期出现并发症时常常累及足部.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西医治疗DF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介入、营养支持以及对症疗法,而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在DF的防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笔者从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中医药治疗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糖尿病足......
作者:李丹;陈龙菊 刊期: 2018- 06
-
释意理论视角下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翻译原则探析
“中国热”带动了“中医热”的兴起,中医文化获得国外受众的广泛关注.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有效且实用的理论缺乏和译者功底不足,翻译质量总体偏低.本文引入法国释意理论,提出接受性、增补性、变通性、时应性和含蓄性等5点翻译原则,以期能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改善当前翻译现状.......
作者:石少楠;王银泉 刊期: 2018- 06
-
论中医古籍书名中辞格的不可译性及英译补偿策略
中医古籍书名虽短然其英译却非易事,书名中辞格的汉英转换尤让译者犯难.本文归纳了中医古籍书名中常见的用典、比喻、借代、委婉4种修辞格,指出中医古籍书名中辞格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即辞格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不可译性的6种英译补偿策略,即增益、替代、仿造、直译加释义、直译加文内注释、以副标题加注.故中医古籍书名英译应尽量规范化,可遵循译古如古、传递修辞、凸显专科、适时补偿的原则......
作者:沈晓华;陈珞瑜 刊期: 2018- 06
-
中医隐喻思维规律刍议
隐喻研究是探索中医思维规律的重要途径.本文揭示了中医隐喻思雏规律:基于普适性的万物相似,通过体验认知的方式择速,借助隐喻映射机制推理新质实体和过程的属性、走向、目的和效用.这一思维路径依阴阳五行之理推敲,迅速与人体、脏腑、疾病等命理概念融会贯通,从而将自然的整体性、功能性、动态性特质凝聚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诉诸于形象性概念和中医语言进行描述与解读,并经过临床实践不断扬弃,逐步形成对生命规律的认知自信......
作者:石勇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明清之际中医海外传播概述
- 2 周超凡对中药常用量与超大剂量应用的认识
- 3 从炎症发病机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治法
- 4 中药诱导肝癌小鼠细胞凋亡作用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实验研究
- 5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理论规范中医病历书写
- 6 黄芪多糖对B16-F10荷瘤鼠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 7 培元通滞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思路探讨
- 8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68例临床观察
- 9 温针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40例疗效观察
- 10 针刀疗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疗效观察
- 11 中西医结合皮下埋植式新辅助动脉化疗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 12 针灸防治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选穴探讨
- 13 末端病现象的规律性探讨
- 14 1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证候传变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 15 回心草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 16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呼吸形式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明清入华耶稣会士涉医文献的研究价值
- 18 丹参注射液对缺血豚鼠离体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作用
- 19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初步探讨雷公藤应用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 20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派罗欣对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