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周超凡对中药常用量与超大剂量应用的认识
中医药学家周超凡先生强调中医临床要精准用药,对中药常用量与超大剂量应用有着深刻的认识.治病的有效剂量大都是常用剂量,所以在治疗一般疾病时首先要选择应用药物的常用量.在病情需要与患者体质允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剂量乃至超大剂量,药物剂量好逐渐增加.不同剂量范围的中药,其治疗作用往往也有差异.中药常用量与超大剂量应用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对一些常被人忽视副作用的中药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超大剂量的情况下......
作者:刘理想;赵凯维;张玉辉;于峥;杜松;赵红霞;金香兰 刊期: 2018- 07
-
湖北某社区中老年人虚实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人的中医虚实证候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采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社区中老年人的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受访者的虚实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该社区中老年人常见中医证候为肝血亏虚、心气血虚、肝经火旺、脾气亏虚、肺气不足,累计占87.3%.以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对照,仅偶尔吃冷饮冷食、男性和无糖尿病可降低该社区......
作者:刘德;张松峰;胡镜清;吴亚平 刊期: 2018- 07
-
从《申报》视角看民国时期的医疗环境
近代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医逐步被民众所接受.大众的医学知识与医疗行为亦发生了深刻转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民国其医疗环境如何?故以民国时期发行量较大的《申报》为史料,给读者以较直观的历史印象,分别从医药监管法律的建立、重视医德、医疗水平的良莠不齐、中西医的竞争、媒体的传播、医疗场所的变化等6个方面概述当时的医疗环境,并以此为借鉴,探讨当代社会的医疗模式以及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
作者:丁雪华;陈丽云 刊期: 2018- 07
-
新生儿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新生儿处于体质发展的初阶段,其体质基本由先天禀赋所决定,受后天因素影响甚微,可塑性大,相对于成人而言易于调理,是进行体质调理的佳时期,因此进行新生儿体质研究对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一些学者依据五脏有余不足或阴阳寒热偏盛进行新生儿中医体质分型研究,证实了新生儿体质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以及通过一定的干预方法可以调理新生儿的体质.本文从新生儿中医体质分型、体病相关及体质调理等方面对......
作者:张刚;王文革 刊期: 2018- 07
-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解析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为材料,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来源及数量、学科分布、被引用频次、下载次数、作者所属单位、作者发表的文献量、文献发表量排在前10位的机构、文献的研究层次、基金资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准确、清晰地把握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研究现状提供参考,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作者:郭齐;陈剑;王涛;李成;王琰帅;陆素云;王志国 刊期: 2018- 07
动态资讯
- 1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
- 2 调肝理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 3 芪枳三仁汤治疗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 4 赵莉娟治疗哮喘学术思想探讨
- 5 补肾化痰方调控大鼠卵巢GC中APN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
- 6 中药及天然药物在肿瘤镇痛中的研究进展
- 7 浅谈寒热并举在中医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 8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研究
- 9 蒙医人体体质学浅谈
- 10 杨士瀛学术思想渊薮探析
- 11 捏脊疗法源流考及临床应用
- 12 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及实验研究
- 13 加味小柴胡汤对顺铂、阿霉素致大鼠肝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 14 恶露不尽血瘀证型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标准和作用机制研究
- 15 略论甘温除热法的临床运用
- 16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脑中风后嗜笑96例
- 17 基于胃食管反流病探讨中医梅核气本质
- 18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 19 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 中医对外针灸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