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06期

五苓散证的病位以及配伍作用机制研究

刘伟;周春祥

关键词:五苓散, 太阳经府, 配伍机制
摘要:通过对五苓散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发现大多数医家对五苓散“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病机的认识是有待商榷的.故首先对素有争议的太阳经与太阳府的问题进行考证,发现用太阳经和太阳府简单地划分太阳病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进而推出五苓散的病位应在脾而不是在膀胱;其次从脾之转输探讨脾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基于药象理论分析五苓散药物配伍规律等方面作进一步论述,由此得出五苓散治疗水湿内停作用机制应是通过健运脾土达到消除各个脏腑水湿停聚的作用,后以期对临床运用五苓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