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针刺因素对肾阳虚大鼠HPG轴影响的实验研究
闵志云;程立红;闵友江;丁李立强;张辉;裴佳
关键词:正交设计, 肾阳虚, T, LH, GnRH
摘要:目的: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疗效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佳组合.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T、垂体LH的水平和RT-PCR检测下丘脑中GnRH mRNA的表达,以比较上述4个参数的主次及每一参数不同水平的优劣.结果:对针刺疗效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时间、频率,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疗效的主要因素,而捻针角度、频率、时间都是次要因素.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佳参数为A3B3C2D2,即针刺肾俞、捻针90°、频率120次/min、捻针60 s;本研究中穴位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时间,影响小的为捻针频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