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胞络之理论探析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学者已对其理论及学科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妇科学中未受到重视.胞络络病在妇科疾病发生发展中普遍存在,本文从胞络、胞络络病的理论内容进行论述,为深入研究妇科学中的络病理论奠定基础.......
作者:方毅;张沁舒;陈蓉 刊期: 2012- 01
-
论戴天章《广瘟疫论》中辨治之要
清代医家戴天章著《广瘟疫论》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后世解读者众多,从理法方药诸角度都有所阐发.研习《广瘟疫论》后体悟到,戴氏对瘟疫病的鉴别诊断颇为重视,既有众人所熟知的寒瘟五辨,还有大家乐道的五兼十夹,以及表里诸症辨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瘟疫理论,更重要的是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瘟疫乃至温热疾病,细致地把握其鉴别要点、病位之别、病情轻重、不同论治之别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泳 刊期: 2012- 01
-
《伤寒论》中“阴”、“阳”含义探讨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阴阳,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本文结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辉;张桂娟;刘玉斌;张素燚;谭碧珠;廖锐;马民 刊期: 2012- 01
-
中医“和法”辨析
从治疗思想、治则与治法三个层面回顾了古今有关“和法”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内在特点,进而明确“和法”的概念及其范畴.......
作者:张立平;潘桂娟 刊期: 2012- 01
-
浅论毒邪学说与时行感冒“从毒论治”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日趋恶化,自然界“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的非时之气频繁出现,时行感冒——这种因时行毒邪侵犯人体引起的时行疾病也常常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因此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考证历代医家对“毒”的含义,探讨毒邪学说的理论,指出时行感冒的辨证应重视其外感与内生之毒邪,进而分析临证时应如何从毒论治时行感冒.......
作者:范津博;孙霈;苏晶 刊期: 2012- 01
-
《伤寒论》辨证方法探讨
探讨《伤寒论》辨证的方法,认为其主要有六经为纲、脏腑定位、主症辨证、主脉辨证、类证辨证、试探性辨证等辨证方法.......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12- 01
-
探讨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消渴的病机亦统为津液耗伤,其成因为饮酒、房劳、肥甘厚味.消渴发病多为壮年,此期肾气已衰,肾之阴阳渐渐失调,故认为所有导致肾之阴阳失调的因素均为可为其病因.肥甘厚味也是在这一因素的基础上发生的,伴随久食的过程,才有可能诱发消渴.饮酒是促进其加速发病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多饮为肺津不足,多食为胃阴不足,这应为消渴的发生阶段,多尿是为肾精不足,阴阳失调,且伴水谷精微尽随尿排......
作者:贾海骅;赵红霞;赵凯维;尹俊县 刊期: 2012- 01
-
《伤寒论》腹满证治规律探讨
腹满一症在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中提及腹满症的条文有30处之多.本文结合《伤寒论》原文,探讨张仲景对腹满的辨证论治规律.......
作者:臧海洋;周则旺 刊期: 2012- 01
-
论腠理的概念及功能
目的:明确中医学的腠理概念,探析腠理的生理功能.方法:运用文字考释、文献回溯、推理归纳等方法.结果:腠是指人体肉之所会,泛指人体组织的间隙,理则主要指的是机体组织的纹理和层次.结论:腠理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的间隙和纹理;腠理是气津运行的通道,是人体气化的场所.......
作者:张卫华;刘舟;陈钢 刊期: 2012- 01
-
《山居四要》学术特点钩玄
基于对元代养生著作《山居四要》的点校与研究工作基础,对其作者汪汝懋及该书的主要学术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以期对中医养生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郑齐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近10年脾胃理论的临床运用
- 2 阴证、阳证皮肤溃疡创面渗出液MMPs和TIMPs的酶活性对比分析
- 3 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及其在肺胀病中的应用辨析
- 4 毒性中药附子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鉴别区分和使用
- 5 平喘宁对哮喘豚鼠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岳景林从痰论治肿瘤病思路探析
- 7 荷瘤小鼠辨证论治的进一步研究
- 8 “痰迷心窍”证的病机及治法探析
- 9 伸筋草功效考
- 10 外伤血瘀证和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比较研究
- 11 安阿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 12 太冲穴与眼的特异性论析
- 13 四神煎加减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患膝肿痛疗效观察
- 14 中药沐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 15 季节气候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性探讨
- 16 褪黑素与“脾应长夏”理论的关系及机理初探
- 17 一种促进证候动物模型应用的方法
- 18 中医藏象理论的基础研究是中医学现代研究的起点
- 19 宋代诊断学名著《察病指南》研究
- 20 玉屏风散合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