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杨同仁刺血拔罐退热法验案
探讨老中医杨同仁的常用刺血拔罐退热方法,为临床治疗发热提供了一个简便、廉捷的非药物退热方法.......
作者:杨保林 刊期: 2013- 01
-
从一个针灸验方的变迁求穴位特异性研究难题之解
“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长期以来作为当代针灸穴位临床应用新发现的代表,对国内外针灸学教科书及针灸临床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此验方从发掘到演变再到广为流行全过程的层层剖析,发现这一针灸治疗经验在传播、研究及应用中出现了种种失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针灸临床实验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
作者:黄龙祥;黄幼民 刊期: 2013- 01
-
从三阴交不同定位探讨足三阴经的交会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云英 刊期: 2013- 01
-
HPLC法测定祛疣解毒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祛疣胶囊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祛疣胶囊中的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SunfireTMC18,150×3.9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22∶78),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6.0725~97.16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100......
作者:范斌;聂颖兰;彭娟;闫寒;郭娜 刊期: 2013- 01
-
小议红花的作用
红花为菊科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其性味辛、甘、微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妇科要药.凡经产、跌打损伤诸证均可应用,是当今世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植物药之一.红花调经配当归,经寒佐肉桂,疗伤合苏木,产后配坤草,散风同羌活,消痞祛瘀辅三梭,并含有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等,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治月经不调及产后恶露淋漓等证,对肝脾痛、外伤充血肿胀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素兰 刊期: 2013- 01
-
浅析桂芍药对不同药量配伍意义
“药对”是两味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在同一方荆中应用并产生相应的功用,而同一药对在方剂中用量不同所产生的功用也有差异.本文以桂枝、白芍药对为例,探讨该药对因药物配伍用量的变化而起到不同的主治功效,为进一步阐释方剂量效关系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
作者:傅杰;刘静;丁舸 刊期: 2013- 01
-
中医辨证形式化描述初探
以肝郁脾虚证为例,用数理逻辑、模糊数学、集合论等数学基础知识对中医辨证作形式化描述,并推导出中医辨证数理模型.......
作者:白春清;吴建红;邹小娟 刊期: 2013- 01
-
胃黏膜肠化当补肾
胃病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多种病理改变的中心点.本文认为:如果肠化、特别是大肠型肠化成为胃黏膜主要而稳定的生物学特征,则需补肾.胃黏膜肠化补肾的原理在于:①虚证的病理以逆向重演生物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过程为主要特点.逆向重演表现为:一方面有序度高(高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减弱;另一方面有序度低(低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相对或绝对增强.甚至胚胎型基因重新激活和表达,导致蛋白质、抗原、酶等产物和功能......
作者:陈小野 刊期: 2013- 01
-
《黄帝内经》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的认识,决定了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对象.本文通过对相关经文的解读,阐述了《黄帝内经》对心理活动之生理基础的认识,认为脏腑及脏腑之气血阴阳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中医在心理疾患、心身疾患以及精神障碍等临床中的依据.......
作者:汪正於;杨才弟;宋云彩 刊期: 2013- 01
-
循证医学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在中风病早期和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后遗症和并发症期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卓著.......
作者:董秋菊;李玉安;武生梅;杨志新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肺炎效果分析
- 2 润肺止咳丸的抗炎、祛痰和镇咳作用
- 3 黄芪多糖介导NRG-1/Erb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 4 虚寒、虚热证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与血液流变学的时相性研究
- 5 脑宁康对脑缺血预适应模型大鼠不同时相Bcl-2、Bax的影响
- 6 疏肝泻火养血安神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伴失眠的临床观察
- 7 颜德馨“膏方”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8 从“肾虚血瘀”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40例临床观察
- 9 保肝抗癌方加味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
- 10 五运六气分析己丑岁天人邪气变化特点的启示
- 11 运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糖尿病肾阳虚证DNA消减文库
- 12 基于真实世界HIS数据库14169例脑出血患者与性别相关的差异研究
- 13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8及炎细胞的影响
- 14 陈宝贵立体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总结
- 15 《尔雅》病症名词考释
- 16 魏绍斌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验
- 17 活性鹿茸抵抗化疗所致骨髓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
- 18 大司天理论枢要
- 19 强心利水方对慢性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20 援物比类思维方法在中西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