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临床忆溯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
目的:通过临床忆溯性研究的经验积累,结合回顾性研究的理念比较两种科研方法的异同点.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异同点.结果:临床忆溯性研究的复杂性要比回顾性研究大得多,但回顾性研究可以和临床忆溯性研究结合使用将更有价值.结论:临床忆溯性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运用某些回顾性研究方法,如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大样本回溯性研究、大量临床病例治疗经验的整理、归纳与总结等,但传统的回顾性研究方法却无法......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13- 01
-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证据产生的思路与方法
证据是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基础,中医证据的形成应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而非刻板遵循其方法.本文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证据的形成为范例,介绍中医两类证据体的形成思路和方法.......
作者:谢雁鸣;宇文亚;张雯 刊期: 2013- 01
-
关于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的若干思考
依据“框架理论”和“术语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的背景、目标、原则、维度、要素与路径进行系统说明,揭示了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是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学术内涵、发展规律和实践功能,从而促进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陈曦;张宇鹏;于智敏;潘桂娟 刊期: 2013- 01
-
经典筑基终久大——2013年与作者读者共勉
某一门类的学术或学科,都把它的经典著作视为宝贵的学术资源或财富.中医药学更是如此.中医药的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智慧的结晶、学术的核心与开山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绚丽的瑰宝.昭源质本、博大精深、与时偕进,是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三大特征.对其研读,不仅能溯源见流,创造性和特质一目了然.其丰富性和包容性令人士老于道.而经典著作本身,又是一个有生机的自增长系统.......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中医药科研的方法论反思
- 2 皇甫谧天人相应思想探讨
- 3 蛇串疮中药糊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4 舌诊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中的意义
- 5 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与心率变异性即刻效应的影响
- 6 益气复脉合剂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 7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乙肝当代中医流派研究
- 8 中药促眠作用的特点与合理应用
- 9 《刘涓子鬼遗方》痈疽治疗特色探析
- 10 苓桂术甘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大鼠AngⅡ、Ald和AT1R的影响
- 11 清代名家从肾论治医案疾病谱研究
- 12 膈下逐瘀汤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TIMP1和MMP-2表达的影响
- 13 全息胚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4 《黄帝内经》脾藏意主思的研究
- 15 帕金森病中医病机学说探讨
- 16 降脂通脉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17 骨质增生从肾论治探析
- 18 补骨脂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9 论王凤仪“性理疗病”之“治未病”理论
- 20 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