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评价指标探讨

    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中,中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实现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率、缩短治疗周期、降酶退黄等作用,其内涵可能包括中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调节Th1/2细胞平衡状态发挥对HBV的抑制及清除作用.由于细胞因子作用的多重性及其在不同疾病中所表现出的特征,故如何选择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免疫学评价指标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李小科;叶永安 刊期: 2013- 02

  • 古代药食同源方剂用药特点初探

    目的:以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中药食同源物品为依据,结合相关中医古籍记载指导食疗药物实际运用.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养生部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相关药食同源药物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相应药膳食疗方剂,录入Access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的性味归经规律.结果:从药性看,平性药(食)物使用多,其次为热性(温性、微温性)药(食)物;从药味看......

    作者:翟烨;王靖博;窦海伟;杨星哲;杨玥 刊期: 2013- 02

  • 从小儿遗尿看虚寒证的大脑皮层改变

    从小儿遗尿探讨虚寒证的大脑皮层改变.(1)小儿遗尿虚寒证表现突出,古今认识基本一致;(2)小儿遗尿的大脑皮层抑制改变也同样突出.小儿遗尿的大脑皮层抑制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其症状表现是深睡,其脑电表现是相关于较低层次中枢的慢波活动增强.深睡是大脑皮层抑制的典型表现,也是小儿遗尿的主要症状.主要见:①小儿遗尿患者多见睡眠明显加深;②小儿遗尿患者的睡眠深度与遗尿程度正相关,与疗效负相关;③部分小儿遗......

    作者:邵晶晶;陈小野 刊期: 2013- 02

  • MDSC在结直肠癌微环境脾虚本质形成中的作用探析

    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是结直肠癌发生和复发的必要物质基础,脾虚是该微环境形成的关键病机.MDSC是肿瘤复发微环境形成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群,在脾、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的聚集形成脾虚正气不足的免疫微环境.MDSC可能是结直肠癌脾虚微环境的关键靶标,可能也是健脾中药改善结直肠癌微环境的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易志勇;范钦;孙学刚 刊期: 2013- 02

  • 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

    目的:构建体现中医辨证特点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方法:基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ORACLE,运用DELPHI语言并采用C/S构架,在课题组提出的症状单元假说基础上对3种传染病临床术语进行规范,设计了3种传染病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结果:本系统实现了对3种传染病中医诊疗数据的结构化采集.结论:本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第一次融入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的特有信息,以患者痛苦的症状及......

    作者:骆真;张启明;刘保延;王义国;张磊;刘中华;徐志锐 刊期: 2013- 02

  • 生态病因学理论构建之探讨

    将中医六淫致病理论和病原微生物学说相结合,贯穿生态医学思想,初步阐述了生态病因学的内涵与外延,尝试以下三方面逐步构建狭义生态病因学框架,并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中初步验证其发病倾向与胎孕所经运气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维骏;刘润兰;陶功定 刊期: 2013- 02

  • 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近况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小儿神气怯弱,发热常常容易导致惊厥等不良症状,所以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法对于外感发热儿童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内治疗法还是外治疗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先将近年来国内中医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近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赵莉 刊期: 2013- 02

  • 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关不孕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密切相关,内异症相关不孕的治疗是目前妇科研究的难点,缺乏确切的有效手段,中医中药对该疾病在改善排卵功能障碍、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受孕率、减少复发率等方面都有一定疗效.本文即对其近年的临床治疗文献进行总结.......

    作者:郝立爽;谭丽;张婷婷 刊期: 2013- 02

  • 生脉制剂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生脉制剂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研究现状并总结规律,以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979年1月~2012年6月有关文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结果:运用生脉制剂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所采用的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其研究方法均为单中心临床研究,未见多中心临床研究报道.结论:尚需借鉴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大样本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更......

    作者:王红;邱模炎;朱莉;王绍华;栾洁;刘鹏;李葆青;刘晓丽;王湛 刊期: 2013- 02

  • 实效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实效研究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病的个体,追求实际临床效果,辅助患者作出医疗决策,强调研究结果的外推性.本文系统介绍了实效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类型及带来的好处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中医临床实效研究的设计与评价应贴近于“真实世界”,一是尊重患者主观意愿,关注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功能;二是符合中医临床实践的特点,体现结果的可推广性;三是挖掘与继承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提升个体化诊......

    作者:谢雁鸣;魏戌;王永炎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