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学术评析
民国时期,随着中医药科学化的进程,中药辞典逐渐兴起,代替大型综合本草而成为中药学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名医陈存仁编纂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当时具影响力的中药辞典,该书收词目约4300条,汇集古今中外相关资料,极具文献价值与实用价值.作为早期大型中药工具书,虽然书中仍存在一些缺点与错误,但可以理解.......
作者:李楠;万芳;侯酉娟;侯如艳 刊期: 2014- 03
-
尤在泾辨治咳嗽特色探析
咳嗽是内科常见症状,清代名医尤在泾将治疗咳嗽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其治咳善用温法,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中阳亏虚、痰饮犯肺证,以黄芪建中汤治疗中阳不足、肺脾两虚证,以金匮肾气丸、都气丸等治疗肾阳不足、摄纳无权、气逆犯肺证.他还巧用润法,以桑叶贝母方、阿胶补肺汤加减治疗温邪化燥、灼伤肺阴证,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燥火劫伤肺胃津液证,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阴火上炎证等.尤在泾治咳方剂中不独......
作者:林亭秀;杨钊田;夏小珣;杨卫彬 刊期: 2014- 03
-
基于文献对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治则分析
在系统收集整理60年来中医诊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医诊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治疗思想和治疗原则,分析名老中医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疗经验,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诊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为应用中医疫病理论防治其他新型传染病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杜松;彭鑫;李菲 刊期: 2014- 03
-
《礼记》病症名词“鼽”、“咳”考释
探讨《礼记》记载的40多个病症名词,对“鼽”、“咳”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与《黄帝内经》及历代相关医籍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鼽”本义是鼻塞不通,后世医籍又加两义:一是指颧骨处,二是鼻流清涕.现代鼻鼽为病名,指鼻流清涕.“咳”表示咳嗽之义时本写作“欬”,因长期混用遂以咳为通用的正体,而本来表示咳嗽义的“款”成为异体字.......
作者:刘勇;赵鸿君 刊期: 2014- 03
-
浅谈内经中睡眠产生的阴阳机制
中医学对于睡眠是采用宏观角度认识的,《内经》运用阴阳学说阐释睡眠产生的机制,将睡眠-觉醒这一生命现象称为“寤寐”.寤寐的交替循环即是阴阳的动静变化,因此阴阳变化与睡眠关系至关重要.研究睡眠产生的阴阳机制,为中医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李黎;邵祺腾;王昊;张振华;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4- 03
-
《四圣心源》论治泄泻的辨治特点探微
《四圣心源》为清代御医黄元御所著,该书理论观点独特,体系完整.书中以重阳、重中气思想为线索,阐述了病机及治疗思路,在治疗泄泻方面亦有明显的温阳、调中色彩.其对泄泻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清阳不升于左”,治疗则相应为升达左路阳气,使一气周流恢复正常,如此则疾病自愈.......
作者:王德辉 刊期: 2014- 03
-
壮医病因学说初探
“毒虚论”是壮医的病因学说,认为“毒”邪和体“虚”是导致一切疾病原因,不重视情志致病之因.其“毒”的涵义宽泛,涵盖了除情志致病之外的中医病因.故从壮医毒虚论的起源入手,联系壮族的人文心理,对壮医“毒虚”病因学理论的形成进行深入探讨,对完善壮医病因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莫清莲;林怡;戴铭 刊期: 2014- 03
-
皇甫谧天人相应思想探讨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的编撰中,以天人相应思想为指导,论述生理天人相参,认为人体脏腑经脉气血阴阳与自然界息息相应,倡相顺而治;缕析病理天人相应,认为季节、晨昏变化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曰相逆而乱;指导诊疗,顺天之时,按季取穴、择时用针,而病可期,从而构建了独特的针灸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系统探讨.......
作者:田丙坤;邢玉瑞 刊期: 2014- 03
-
《虚劳要旨》学术思想探赜
通过对清末名医张生甫先生著作《虚劳要旨》进行整体分析和归纳,探赜其对虚劳病证的认知及其诊疗特色.其撰用内、难、金匮诸书,以劳倦、情志久伤脏腑阴阳气血为虚劳主要病因.诊治虚劳以甘温为大法,从五劳七伤立论,以心脾肾为大端,精研脉法,详论虚劳脉证,并在虚劳治疗中提出以情志相胜之法论治,注重静守调养对虚劳向愈的作用.其学术思想对虚劳病证及其他疾病的认知和诊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洁楠;侯江淇;王国为;张琰琨;徐世杰 刊期: 2014- 03
-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
从三个方面探讨唐容川“脾体阴而用阳”的观点,即从易理论探讨脾具有坤卦之德,其体属阴,脾之用如乾卦之健,其用属阳;从脾的生理特性、功能特点探讨脾体属阴,其用为阳,强调脾阴脾阳紧密相关;从临床遣药制方论探讨治疗脾病方剂,多润燥得当,以平为度.......
作者:叶瑜;莫志红;莫智旭;欧志斌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宋代诊断学名著《察病指南》研究
- 2 益肾达络饮对EAE小鼠NgR、Gap-43表达的影响
- 3 益肾蠲痹法治疗痛风漏诊脊柱关节病案例分析
- 4 现代健康基石与《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 5 生脉制剂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文献计量学分析
- 6 中药促进突触重塑的研究进展
- 7 目的论驱动下的中医药英语翻译探析
- 8 补肾活血汤调控Runx2及Osterix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
- 9 乳腺癌中医证候分类与预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10 5-羟色胺对皮层扩展性抑制的影响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 11 消积饮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机制
-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探讨(一)
- 13 健脾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 14 沈金鳌《妇科玉尺》学术思想初探
- 15 试论传统中医论文的文化特性
- 16 异常黑胆质清除剂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17 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组织中p85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与中药干预作用
- 18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STAT5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 19 雷公藤多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20 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