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分布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明确体质构成情况,发现其中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放体质量表,收集其一般情况及体质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患者体质构成规律.结果:在观察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虚,阴虚、痰湿体质转化分较其他5种体质高;女性气虚、阴虚体质转化分高于男性;年龄及遗传因素对3种体质转化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阴虚......
作者:郑勇强;杨晓琼;陈桂凤;何韵妍;苏茹 刊期: 2014- 03
-
中国古代文字语言发展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文字是文化的基因,语言是文化的工具,文字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也就决定了文化的形态.东西方文字类型的不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了思维方式,终导致东西方医学发展演化的不同方向、不同路径及不同的效果.......
作者:申俊龙;魏鲁霞;马洪瑶 刊期: 2014- 03
-
类风湿关节炎与表观遗传学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以慢性炎症为主的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以及关节损伤、残疾导致的关节破坏和功能的丧失.近年来,RA中表现遗传修饰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RA患者的关节滑膜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为RA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故从表观遗传学修饰与RA的密切关系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RA的临床、发病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巨少华;代渊;王平;徐世军 刊期: 2014- 03
-
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研究近况
百日咳以痉咳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儿健康,中医药运用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凸显其自身优势.查阅近10年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的文献,分别从证候分型、分期论治、治疗方法、多脏并治、特效药物、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现状,并指出其现存问题及努力方向.......
作者:袁海霞;韩新民 刊期: 2014- 03
-
发作性睡眠病中药治疗述评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发作性睡病有副作用少、疗效较好的优势.但在研究方面仍存在样本较少、诊疗标准不够准确等不足,故总结前人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经验,从辨证、用药等方面分析中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特点,并提出从痰、瘀、毒论治的观点.......
作者:冯帆;刘艳骄;汪卫东 刊期: 2014- 03
-
针灸治疗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
皮肤瘙瘁是许多皮肤疾病和系统性疾病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针灸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报道日益增多,特别是对针灸止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针灸止痒疗效肯定,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针刺、电针、温针灸、耳穴压籽、刺络拔罐、穴位注射、拔罐、艾灸、梅花针叩刺、刮痧等多种方法;体针取穴主要以血海、曲池、三阴交、合谷、足三里、风池、膈俞、肝俞、肺俞、大椎等穴位为主,且不同治疗方法的取穴侧重......
作者:王媛;徐斌 刊期: 2014- 03
-
从肝论治心系疾病古文献研究
肝病易传变,古人云“肝为五脏之贼”.肝既可贮藏有形之血,又能调畅无形之气,其生理特性复杂,病理机制亦头绪纷繁,诚乃“肝病杂而治法广”.肝与心两脏关系密切,互为影响.故通过梳理古代文献中从肝论治心系疾病的众多医案,试从肝与心的生理联系、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初步探讨心系疾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与实践特点.......
作者:王锦平;张京春;刘玥;赵莹科;邬春晓;张惠;吕长霞 刊期: 2014- 03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为总结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通过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选取国内外近20年来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鼻神经肽水平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鲁栋;庄子齐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胃舒片处方工艺研究
- 2 能量代谢重编程促进衰老-肿瘤发生的病机探讨
- 3 从小蓟对不同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看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 4 中医语言的文化特点及翻译对策
- 5 中医临床个体诊疗评价方法研究
- 6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μ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7 杜仲、千年健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 8 《时病论》对《黄帝内经》“三因制宜”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9 胃癌癌前病变p16抑癌基因表达及胃炎消的调控作用
- 10 基于师承与家传的古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 11 自拟芪夏温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临床体会
- 12 耳鸣耳聋辨治思路探讨
- 13 884例体检人群舌色数字图像应用不同颜色模型的比较
- 14 应用时振声教授经验方治疗肾炎血尿的体会
- 15 活血化瘀药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模型伊文斯蓝表达的影响
- 16 谱效关系分析在中药组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7 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
- 18 骨转移瘤的中医治疗
- 19 《普济方》治肝实35方治法分析
- 20 针刺早期干预脑卒中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