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穴位按切诊和人体激痛点触诊的异同
目的:探讨中医学穴位按切诊和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异同.方法: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诊断中都强调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触摸和按压.通过对比中医的经络与腧穴的按切、阿是穴与反阿是穴的按切以及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分析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触诊的异同点.结果: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有相似之处,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很多重合,但是在检查范围、适用病证和诊断价值方面有差异.结论: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可相互参......
作者:王庆波 刊期: 2015- 10
-
捏脊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捏脊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颗粒,每日1次,每次4mg;中西医结合组采用除给予孟鲁司特钠颗粒外,每日捏脊治疗1次,捏脊后按摩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督脉诸穴1~2min,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
作者:杨桂桂;赵晓东;刘亚俊;刘亚丽 刊期: 2015- 10
-
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的长期影响
目的:探讨针刀对KOA的长期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各12只,后3组用伸直位固定制动法造模,治疗后取材检测软骨整合素β1mRNA、蛋白.结果:模型组整合素mRNA水平降低,较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整合素mRNA水平上升,较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整合素蛋白水平上升,较空白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刀可上调整合素β1基因和蛋白水平,长期观......
作者:张丽萍;郭长青 刊期: 2015- 10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黄芪建中汤的应用规律
目的: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黄芪建中汤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黄芪建中汤文献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挖掘相关疾病及中医证候、症状、西药等规律,制作网络关系图.结果:在与疾病相关性中,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肿瘤等疾病;在与证候相关性中,常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等证;在与症状相关性中,常用于溃疡、胃病、里急等症状;在与西药联用中,常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西药.结论:利用文本......
作者:赵雨坤;罗丹;郑光;李立;边艳琴;宋梦梦;吕爱平;何小鹃 刊期: 2015- 10
-
从中西医思维差异论述中医辉格问题解决之路
辉格问题强调以现代科学知识为衡量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对目前科学知识的贡献程度,而不是站在真实的历史视角去审视历史事件,这样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偏差.古代中医文化在认识上强调天人合一,在诊疗上重视辨证论治,思维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然而,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在认识这一传统医学时,常受西方思维模式桎梏,以西医的视角来研究传统医学,陷入中医辉格瓶颈,故认为中医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方法论......
作者:高雅;王彤 刊期: 2015- 10
-
水通道蛋白-4在脑转移瘤表达及其中医研究进展
脑转移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不仅代表恶性程度高,往往也是治疗失败、预后差的主要因素.水通道蛋白-4作为一类具有高选择性特异性蛋白家族成员,与脑转移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传统中医将脑转移瘤的病机归结为风、痰、毒、瘀等方面,治则以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化湿利水为主.近年来,以AQP4为靶点的抗瘤中药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渐受到关注.因此,对AQP4作用机制的具体探讨,有望为脑转移瘤的中医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汪丛丛;周超;庄静;高宁;刘瑞娟;孙长岗 刊期: 2015- 10
-
近三十五年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977年以来,中医儿科学在继承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吸收现代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学术争鸣活跃,一些医家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并产生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故从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特点、胎养胎教学说、诊法辨证、治则治法5个方面对近35年来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予以简要评述,以期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 10
-
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中风中的研究进展
中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征.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了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它们与其靶基因共同参与内皮机能障碍、神经与血管的异常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导致中风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与中医药防治中风的关系密切.故从microRNA与......
作者:索庆芳;王筠;赵海苹;梁媛 刊期: 2015- 10
-
肾精不足模型造模方法文献分析
目的:全面归纳近10年肾精不足模型的各种造模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相关疾病和评价指标,为肾精不足证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文献统计学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录的肾精不足模型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归纳其造模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肾精不足模型相关文献38篇,其造模方法主要分为药物干预、手术切除、物理方法和模拟中医病因4大类;主要与......
作者:郑莉明;敖海清;徐志伟 刊期: 2015- 10
-
眼肌麻痹的中药治疗现状
眼肌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至今尚无特效疗法.而我国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认为本病多责之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应用祛风药、祛痰药、化瘀药及联合补虚药治疗眼肌麻痹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故重点介绍中医对眼肌麻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药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及中西......
作者:韩华英;柏梅;王影 刊期: 2015- 10
动态资讯
- 1 柴红四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 2 中医术语英译的“约定俗成”与“走出去”
- 3 通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对照观察
- 4 21世纪张子和学术研究新进展
- 5 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 6 防风汤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中医治疗痛经指南指标德尔菲法调查分析
- 8 41例重症肺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 9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82例临床疗效观察
- 10 益气养阴、固肾健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 11 “和血生络法”对心梗大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
- 1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肾汤在痿证治疗中的应用
- 13 妇科病中弦脉所主病机与用药特点研究
-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治法钩玄
- 15 龙江医派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特色浅议
- 16 围绝经期失眠从心肾论治
- 17 管竞环疾病归经理论辨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
- 18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研究
- 19 三焦视域下四逆散证病位探析
- 20 《温病条辨》手太阴温病论治时行感冒(流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