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金黄地鼠脂质代谢及炎症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金黄地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脂质代谢、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损伤的影响,并与栀子进行比较,以明确栀子抗脂肪肝作用的效应成分.方法:24只雄性金黄地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组和栀子苷组.实验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肝组织TG含量、血清TG、CHO含量及ALT、AS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组、栀子苷组肝TG含量、血清TG、CHO含量及ALT......
作者:李国辉;周海虹;赵正晓;张玉梅;柳进;陈少东 刊期: 2015- 05
-
益气活血药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功能及钙转运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药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细胞心功能及钙转运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压力负荷致舒张功能不全大鼠模型,按干预因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造模后给药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分离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及钙瞬变、胞内钙浓度.结果:益气活血组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较模型组升高;各给药组舒张50%时间(TR50)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效......
作者:李思耐;石晓璐;武乾;林谦 刊期: 2015- 05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耳鸣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应用特点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耳鸣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数据平台处理数据,人工降噪后分析中医外治法、食疗的应用规律.结果:针灸、穴位注射、按摩、推拿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中医外治法,山药、枸杞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食疗法.结论:利用文本挖掘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中医外治法、食疗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规律.......
作者:沈姗姗;姜淼;黄允瑜;郑光;赵宁;贾冬梅;吕爱平 刊期: 2015- 05
-
补中益气汤之益气或以调肝为通道
补中益气汤出自补土派医家李东垣之手,传统观点认为是通过直补脾胃达到补中气升清气的目的.笔者在反复研读及临床实践过程中认为,补中益气汤实为通过调补肝气达到补中气的目的,并分别从中医理论及方剂组成两方面进行探讨论证,后举例说明.......
作者:苏巧珍;陈延;雒晓东 刊期: 2015- 05
-
耳鸣耳聋辨治思路探讨
耳鸣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伴发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发病率很高,其致病及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属于疑难杂病,治疗需全面、多方位考虑.中医认为耳与周身气血、脏腑及经络之间的关系密切,故治疗当从整体出发,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并从辨虚实、辨病因、辨六经及辨兼证等方面考虑.......
作者:王金秀;李浩 刊期: 2015- 05
-
瘀热相搏证在难愈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瘀热论是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瘀热病机在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凉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慢性湿疹、结节囊肿性痤疮是临床常见、难愈性皮肤病,分析其病因病机发现,瘀热或兼夹痰湿相互搏结是其病变的主要病机.应用瘀热相搏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将凉血与活血化瘀两法有机、联合使用作为核心治法.慢性湿疹以活血凉血清热、健脾养血祛湿,结节囊肿性痤疮以活血凉血、清热化痰为基本治法,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夏智波 刊期: 2015- 05
-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5例,分别采用星萎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星萎承气汤加减口服和开塞露灌肠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疗效并进行NIHSS评分、巴氏指数及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入院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1组总有效率85.7%,对照2组总有效率68.5%,经统计......
作者:刘惠杰;徐寅平;顾兆一;肖丁 刊期: 2015- 05
-
闫慧敏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经验
闫慧敏教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颇有建树,其辨证用药注重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运脾以健脾;肝脾同调,动态调畅脏腑气机;活用消导,补泻兼施,健脾开胃;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清热化湿,攻伐有度;调和气血、行气散瘀、行补兼施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郝静;闫慧敏 刊期: 2015- 05
-
张珍玉“火郁发之”理论探究及应用分析
继承张珍玉教授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认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结合张珍玉教授治疗口疮之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5- 05
-
王和伯治疗咯血经验初探
王和伯先生对于咯血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诸血皆由火升”,结合时令节气分析病机;善于运用缪希雍“治吐血三要法”,以降气为首务.治法重视降气通络和营、滋阴潜阳,区分外感内伤之异,对痰饮咯血不轻易投凉药,而重视温经止血是其特色.对虚损者主张补其不足、培育后天,并倡导节劳静养,故结合医案,分析王和伯治疗咯血的具体方药.......
作者:朱冰;齐春红;钱菁;王荣祖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从《内经》相关理论探讨老年性失眠的论治重点
- 2 动物药的别样分类刍议
- 3 周惠芳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拾萃
- 4 五脏气机运行关系及临床治疗新探
- 5 藏药如意珍宝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6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论治
- 7 自建中医典籍双语平行语料库促进中医英译
- 8 李鲤应用保和丸治疗老年肺炎经验
- 9 血府逐瘀汤影响内皮祖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10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8例疗效观察
-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治探析
- 12 不同时间头针对MCAO大鼠脑皮质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
- 13 月见草油抑制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机理研究
- 14 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对造模性高血压大鼠功效的研究
- 15 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6 电刺激体内血栓形成仪新用
- 17 肺卫之气年节律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 18 参藤三黄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19 《黄帝内经》的象数思维析要
- 20 多系统萎缩的证候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