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译文可接受性角度探讨《伤寒论》病证名的英译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译法结合注释法、意译法、音译法结合注释法等多元化的翻译方法,以准确完整地翻译词义进而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作者:白雅雯;麻春杰 刊期: 2016- 10
-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取象比类法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取象比类法是中医学主要的认知方法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之中,在中医思维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医学讲求“悟性”的关键.它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中医学方药运用等方面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从方法学上剖析中医,有助于从逻辑上梳理和把握中医,从而使中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进而对中医学......
作者:王娇娇;周荣易;高卫萍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明代养生著作《尊生要旨》考略
- 2 肌炎灵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血清抗体及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 健运更衣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
- 4 论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中医痰瘀证候的关系
- 5 桂枝茯苓丸新解
- 6 颈椎病发病与软组织张力的相关性探讨
- 7 自拟消糜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 8 谈儒道知识背景对滑寿医学成就的影响
- 9 孙桂芝“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中的运用
- 10 基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数据挖掘需求与数据前处理方法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 中风康胶囊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过氧化状态的影响
- 13 失眠与头痛28例临床观察
- 14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初探
- 15 栗德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 16 独一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 17 中医健康教育在治未病中的运用
- 18 中医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在治疗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中的应用
- 19 李浩“调气三法”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 20 对比推拿联合针刺穴位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