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智三针对AD模型大鼠脑内ChAT及GLUT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智三针”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脑皮质ChAT及GLUT3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D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穴组、智三针组各15只.记录大鼠Y迷宫测试全天总反应时间(TRT)以评估其学习记忆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皮质内ChAT、GLUT3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组、非穴组、智......

    作者:黄健婷;崔韶阳;唐纯志;罗晓舟;刘明;卜正祥 刊期: 2016- 07

  • HO-1蛋白介导艾灸预处理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方法:将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CAO组)、艾灸预处理每日1次组、艾灸预处理每日2次组4组,TTC染色及图像软件分析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MCAO组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各预处理组症状明显改善,且预处理组每日2次组优于每日......

    作者:李秀坤;刘旭光;杨慎峭 刊期: 2016- 07

  • 采用唾液淀粉酶活性指标对脾虚模型大鼠唾液采集方法的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脾虚模型大鼠唾液采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利血平所致脾虚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各24例酸刺激前后的唾液,其中刺激后的唾液以0.4mol/10.50cm×0.50cm柠檬酸滤纸,每隔2.5min刺激大鼠舌尖30s,获得刺激后0~5min、6~10min和11~15min的唾液.Bernfeld法测定唾液淀粉酶(sAA)活性,计算sAA活性比值.结果:脾虚组衰竭明显,体质量比正常组显著降低;正......

    作者:林静;卢群;杨泽民 刊期: 2016- 07

  • 不同复合因素诱导对气虚血瘀模型建立的影响

    目的:对不同复合因素诱导的气虚血瘀模型进行研究,探讨模型建立的要点.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诱导方法造模,其中限食加强迫游泳为第1种复合因素造模方法,限食、强迫游泳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为第2种复合因素造模方法,考察2种造模方法对不同性别大鼠体征及微观指标影响的差别.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种造模方法均使大鼠体质量减轻,耐疲劳时间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全血黏度增加,内皮功能紊乱.与第1种方法比较,第2种方法造模......

    作者:孙晓萍;周军;常秀娟;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6- 07

  • 当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型Wistar大鼠胃肠激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药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型Wistar大鼠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束缚应激法、过度疲劳法、饮食失节法和饮用盐酸水溶液4种方法复合应用复制F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F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当药高剂量组、当药中剂量组、当药低剂量组5组各10只,分别灌胃给药14d,每日1次,并于14d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血清生长抑素的含量变化.......

    作者:张小倩;王方;魏汉林;王春丽;韩向东 刊期: 2016- 07

  • 甘文源“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学术思想探析

    甘文源是甘肃省兰州市名老中医,出身于甘氏中医世家,在调经种子方面其“除旧生新”的学术思想尤有特色.他认为,女子胎孕主要关乎气血;种子之道在于胞宫新血盈足,子宫内膜生长完全.而子宫内膜生长的特点是新旧交替,中医称之为“旧血”和“新血”,“去旧”方能“生新”;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为“除旧生新”、调经种子大法.逐瘀血以暖胞宫为前提,暖胞宫以补气血为根本;补气血,暖胞宫,逐瘀血需按胞宫生理,分经期、经间......

    作者:陈春宇 刊期: 2016- 07

  • 赵国岑应用经方治疗失眠经验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有睡眠时间和或深度不够,常因疲劳未得到消除而使患者出现心烦、头昏沉等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许多人的噩耗.目前医家治疗本病多从调理阴阳着手,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易反复.赵国岑教授治疗本病另有独见,往往药到病除,佳效连连.他认为肝郁化热、肝血不足、胃脘积滞、心肝阴虚、心肾不交均可导致失眠,针对以上诸证,分别使用经方栀子豉汤、酸枣仁汤、保和丸、甘麦大枣汤、黄连阿胶汤加减......

    作者:吴秀霞;张悦;李鲜 刊期: 2016- 07

  • 伍炳彩六经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撷英

    伍炳彩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演变符合《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起病初期以太阳表证为主,治以祛邪解表,表证不解,内传少阳,当以和解少阳枢机为要;阳明病阶段以燥热偏盛为特点,治以泻热逐水;太阴病阶段以脾虚水停为特点,治以益气健脾利水;少阴病阶段以阳虚气化不利为特点,治以温阳利水;病至厥阴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当谨守病机,灵活施治.......

    作者:宋高峰 刊期: 2016- 07

  • 李俊卿诊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李俊卿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及研究工作逾60年,对CRF的认识具有独特的思路及理论建树.临证中,善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握错综复杂的CRF证候,以虚实为纲,标本兼顾;治疗CRF沿承先师“扶正与祛邪各有侧重”的辨证思路,以“清肾解毒,扶肾益气”为基本大法,兼顾阴阳平衡,灵活运用通便利湿、活血化瘀之品,以期多层次、多因子协同作用,调动脏腑代偿潜力,延缓肾衰......

    作者:李康康;张宇 刊期: 2016- 07

  • 曹洪欣应用当归拈痛汤经验

    当归拈痛汤出自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是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的常用方剂,具有正邪兼顾、气血并调、内外同治、上下分消的功效.导师曹洪欣教授运用该方加减化裁,重视总结病证特点和方药特点,其见解独到,灵活应用,常收平中见奇之效.临床应用不拘泥于原方主治病证,用该方治疗某些难治性皮肤病与风湿免疫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故在分析当归拈痛汤方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导师临床验案详细介绍了应用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疹及经前身......

    作者:宗文静;刘寨华;申晓伟;曹洪欣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