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9期文章
  • 社区中老年人中医体质与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运动习惯的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社区中老年人中医体质与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值)、运动习惯(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中医9型体质量表,调查东城区朝内头条社区中老年人中医9种体质量表评分与年龄、腰围数值、BMI值、运动评分,统计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这7种体质均与年龄、腰围、BMI值、运动评分有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差异有......

    作者:辛海;郭昕;吴剑坤;金玫;徐春军 刊期: 2013- 09

  • 浅议中医古籍数字化

    中医古籍数字化不论是基础保护、数字化加工,还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利用,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主要包括规范古籍数字化元数据标准、统一古籍数字资源的文件格式、严格选择数字化对象、建立精准的古籍检索系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等.结合中医古籍数字化的现状,阐述中医古籍数字化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对中医古籍数字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素美 刊期: 2013- 09

  • 艾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艾灸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3个层面论述了艾灸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进展,为进一步揭示艾灸时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作者:杨杰;闫晓;张玲莉;宋忆楠;邹军 刊期: 2013- 09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心系基础证诊断模型构建

    目的:探讨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心系基础证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选择400例心系病案资料作为训练样本,100例作为测试样本.结果:模型对心系基础证诊断正确率均在84.00%以上,平均诊断正确率达90.63%,误判率4.50%,漏判率4.88%,对终“证”的诊断正确率为73.00%.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能较好地模拟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

    作者:杨涛;吴承玉 刊期: 2013- 09

  • 艾滋病恶心呕吐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为规范艾滋病恶心呕吐中医诊疗行为,促进其中医药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进行其诊疗规程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专家论证,结合临床制订艾滋病恶心呕吐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调查问卷,进行专家调查.结果:对两轮问卷进行修订,初步建立艾滋病恶心呕吐中医诊断、治疗、调护及疗效评价规程.结论:问卷基本上得到专家及同行认可,初步规范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及治疗等规范,对推动艾滋病恶心呕吐中医药诊疗规范化建......

    作者:张颖;陈宇霞;黄世敬;潘菊华;吴巍;薛柳华;张先慧;雷晓明 刊期: 2013- 09

  • 从中医整体观谈中医痹证的临床与科研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鲜明的特点之一,痹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本文从“天人一整体”看痹证的发生,从“人身一整体”看痹证的传变,从中医药整体调节谈痹证的治疗.我们应遵循中医理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中医整体观指导中医痹证的临床和科研,以进一步提高对痹证的理论知识,推进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汪元;刘健 刊期: 2013-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