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治痿独取阳明”——电针配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治瘘独取阳明”为指导原则取穴,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后,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a-硫辛酸600mg/d避光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α-硫辛酸治疗与试验组相同但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增加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雅琴;张玲;孟红果;付星 刊期: 2014- 08

  • 应用REST分析静息态下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大脑低频振幅信号的影响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心包经经脉(经穴)与大脑的功能关系.方法:对14名健康人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包括第1次单纯静息态扫描(R1)、针刺该经脉全经腧穴后扫描(AP)和第2次静息态扫描(R2),应用REST软件对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AP与R1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差异脑区为左侧扣带后回、海马回、边缘叶、枕上回和枕中回;ALFF信号增强差异脑区为双......

    作者:韩红艳;张驰;闫镔;雷煜;童莉;杨海燕;周斌;杨旭光;陈红亮 刊期: 2014- 08

  • 后溪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经络上的特定穴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而经络之间又相互交叉,在这些交叉点上的穴位形成了交会穴,因此临床上针刺这些特殊的穴位就扩大了治疗范围和治疗效果,这些穴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4- 08

  • 论“气陷证”及“升气剂”

    气机失调及治疗包括虚-补气剂、郁-行气剂、逆-降气剂、陷-升气剂,前三者在方剂教材中均有专节论述,而“升气剂”多混于“补气剂”中,而补气剂和升气剂在配伍和应用上有很大区别.故对中气、大气和上气3种气陷证加以阐述和辨析,对其相应的治疗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和益气聪明汤予以分析,以揭示其配伍规律.......

    作者:王永恒;张弘;马玄静;周计春 刊期: 2014- 08

  • 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附汤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参附汤组4组.运用MTT比色实试验法及CCK-8试剂盒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mRNA水平在不同组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参附汤组无明显变化,......

    作者:雷雪;周俊佟;王雪梅;刘佳;付殿彬;李丽静 刊期: 2014- 08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的比较研究

    治疗缺血性疾病常用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经典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均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但又各具特点.VEGF作用靶点和途径明确,不仅能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生长,改善血供,还能促进正常组织的血管生长,诱发肿瘤及其他血管增生性等疾病,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府逐疼汤促血管新生作用短暂,对血管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呈现出适度调控血管生长的特点,且适用于肿瘤的治疗.长期临床未见副作用的报道,但其调控血......

    作者:苏晓艳;宋军;高冬 刊期: 2014- 08

  • 文本挖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

    目的:应用课题组成熟的文本挖掘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挖掘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文本提取工具,依照文本数据采集、数据格式转化及建库、数据挖掘及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4个步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核心证型为......

    作者:张慧芹;郝钰;李健;郑光;刘忠第;姜淼;吕爱平 刊期: 2014- 08

  • 焦虑障碍的心脑关系论

    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不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多发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它与中医的心功能以及现代医学脑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可谓心、脑“共病”.故拟从焦虑障碍与中医心的关系以及焦虑障碍与西医心脑利钠肤的关系两方面,阐述焦虑障碍与心脑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针对焦虑障碍采用心脑论治法提供可行的依据.......

    作者:周腾;贾燕飞;杨孟孟;魏大能;田华;周奇志 刊期: 2014- 08

  • 从中医文化角度谈中医亚健康学的学科优势

    从中医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医在亚健康学领域的优势,阐明中医亚健康学学科的产生是建立在中医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基础上的,中医学理论及实践方法在亚健康领域具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的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中医亚健康学的新学科,是中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中医学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必然.......

    作者:张冀东;何清湖;孙贵香 刊期: 2014- 08

  • 从《脾胃论》视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并非单纯腑实证,脾胃虚衰、受纳运化失常、中焦枢机不利可助其发生与发展.学习《脾胃论》,从“脾胃学说”调理肠功能障碍,颇有收益.李东垣视脾胃为一身之重,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据此能够明晰其病因病机;依据脾胃升降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升举清阳配合滋阴润肠、行气导滞等治法对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兼顾疏肝柔肝、调畅气机,既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发挥,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作者:江宇泳;刘洋;叶永安;王融冰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