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气郁体质对男性不育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了解气郁体质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体质量表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计划生育研究所1678例育龄男性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其中566例符合男性不育症诊断,就该人群中不育症和非不育症的平和质和气郁质人群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结果:不育症气郁质人群的睾酮水平下降,与平和质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症气郁质组的雌二醇水平增高与非不育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林兆丰;唐运革;石汉振;陈润东 刊期: 2014- 08
-
青少期应激: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新角度
进一步寻求与中医理论更加契合的心理应激实验模型,深入探讨与下丘脑海马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重要脑区作用通路是推动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发展的关键路径.青少期应激效应在情志异常发病机制中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从中医青少年“肝常有余”生理病理特性来看可以更“纯粹”地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内伤的病证过程,5-HT能系统可能是应激应对能力受损并影响至成年的主要通路,青少期应激可以为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带来新思路.......
作者:史亚飞;郭丽丽;吴皓萌;徐志伟 刊期: 2014- 08
-
中医对梦的生理研究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中医对梦的研究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是对于病梦的解释.故通过深入探讨睡眠与梦的形成机制,初步了解分析梦的生理研究,从而为今后中医梦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池孟修;李静;陈家旭 刊期: 2014- 08
-
脑病痰浊病机源流探讨
中医脑病是中风、眩晕、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痰浊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与脑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关系密切.故从历史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诸方面总结痰浊病机在脑病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脑病的病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创新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陈澈;陈颖;周莉;高永红;史永梅;刘培燕;高树彪;张根明 刊期: 2014- 08
-
名家论治失眠思路与经验荟萃
中医药在防治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拓展临床辨证思路提供更多依据,故主要从营卫、脏腑、病因3个方面,梳理近年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以及省级名中医在辨证论治失眠方面的思路、经验,简要回顾医家论治观点产生的渊源,总结各个医家的常用方剂与药物加减变化独到之处,同时发现当代名家辨治思路虽各有侧重,但临证之时则往往采用综合辨证的方法,遣方用药更是体现三因制宜.......
作者:李鹏;何丽云;闫世艳 刊期: 2014- 08
-
高血压发病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述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生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就近年来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莉莉;魏军平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丹蛭降糖胶囊对高脂饲养大鼠骨骼肌脂联素蛋白构成的影响
- 2 海藻配伍甘草古代方药运用与评述
- 3 期待的力量
- 4 张士舜平衡阴阳法治癌经验
- 5 张仲景分型辨治“腹痛”之临床意义
- 6 艾复康胶囊治疗20例HIV感染者半年临床观察总结
- 7 解毒通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的干预研究
- 8 方剂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和适应范围
- 9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新解
- 10 地黄饮子对海马神经元损伤即早基因c-jun和c-fos表达的影响
- 11 10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 12 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功效的研究
- 13 牛蒡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 14 络气郁滞内皮功能障碍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 15 脾阴虚的探讨
- 16 HPLC法测定类风湿胶囊中青蒿素的含量
- 17 论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 18 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
- 19 试论痰瘀与冠心病的相关问题
- 20 大鼠、小鼠常见证候计量化辨证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