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脾约病新探
“脾约”一词首见于《伤寒论》第179条.笔者从脾约字义、脾约是内伤杂病非外感热病、脾约病病机及脾约病名由来4方面系统阐述了脾约病的理论,认为脾约病属于内伤杂病范畴,由于患者平素喜食辛辣炙煿之品或阴虚体质,导致胃肠素有积熟,将脾所转输而来的津液蒸腾至膀胱,故小便数;胃肠失于津液濡养滋润,故大便坚硬,但由于积热较轻,故脾约病患者除二便症状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或不出现,以麻子仁丸生津润肠、泄热通便,则大便......
作者:班光国;葛美娜;高星 刊期: 2014- 09
-
基于大型电子医疗数据的高血压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痛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为临床制定高血压中医证候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基于全国16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筛选第一诊断为高血压并有中医证候诊断的住院患者,应用频数法对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年代、节气分布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证候总体以虚证为主,女性阴虚证更明显.证候比例高的是痰瘀互结,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肾阴虚型所占比例逐步增加,而肝阳上亢型所占比例逐步降低,气阴两虚型所......
作者:马金辉;王志飞;谢雁鸣;易丹辉 刊期: 2014- 09
-
滋肾活血汤对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门诊月经过少患者35例,用滋肾活血汤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月经的改善情况和子宫内膜血流及子宫动脉PI和RI的变化情况.结果:滋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总有效率88.57%,痊愈率8.57%,显效率45.71%,有效率34.29%,无效率11.43%,月经量改善有......
作者:胡景琨;储戟农;李亚俐;李薇 刊期: 2014- 09
-
愈痫灵方加减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愈痫灵方加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27%,观察组总有效率83.64%;在发作频率上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观察组总有效率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2组治疗前后在副作用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牛学霞 刊期: 2014- 09
-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总结谢海洲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临床经验
目的:对谢海洲教授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临床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谢海洲教授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其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疗信息并形成数据库,初步分析和挖掘其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结果:共采集录入谢海洲教授诊治血管性痴呆门诊病例85例212诊次,印证了其对血管性痴呆病机演变规律的阐述,初步整理总结了谢海洲教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则治法.结论:通过现代信息挖......
作者:李大奇;张晨;赵冰;张华东;王波 刊期: 2014- 09
-
傅青主治崩漏经验探析
通过对治疗崩漏的遣方用药、所组方剂如清海丸、田气汤、固本止崩汤、引精止血汤、加减当归补血汤、逐瘀止血汤、平肝开郁止血汤等,所用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熟地、菟丝子、补骨脂、杜仲、芡实、干姜、当归、丹皮、桃仁、白芍、生地、走冬、袭胡、甘草、黑荆芥等,辨析其治疗经验有强调补填肾中精气、并治气与血、治疗根本的同时恰当配伍止血治标等,期望能给当今中医妇科临床以启示.......
作者:雷长国;刘亚飞;宋兴 刊期: 2014- 09
-
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二五舍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时照组用雌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FSH、LH、E2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作者:张慧珍;山书玲;赵纯 刊期: 2014- 09
-
毛德西治疗脾胃病“三味”方简析
毛德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50年,学验俱丰,临床善于“抓主症、选主方、用主药”.在选方用药方面,以《内经》“君一臣二”为宗旨,发挥经方遣药之义,临证用药多以3味为君臣药,故称“三味”方.其主药明确,方证合拍,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毛德西教授,受益良多,现对其治疗脾胃病“三味”方奥义简析如下.......
作者:张海杰;孙巧玲 刊期: 2014- 09
-
苓术生脉散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LVEF的影响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等疾病后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心血管诊疗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带病生存年限延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年龄在35~74岁之间的我国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1].西医学在该病的急性控制方面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不尽理想.中医药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独特优势,不仅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更能提高远期疗效.该课题组以生脉散......
作者:张志标;丁伟亮;田爱国;公旭娟 刊期: 2014- 09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脏腑相关性及其辨证分型论治
近代中医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经断前后诸证”或“绝经前后诸证”,由于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等因素使得本病的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如何在减少西药治疗副作用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医疗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较多的优势,临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脾、肝、心关系较为密切,临......
作者:刘银姣;丁玲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平胃散及其组方药材对大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基于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的李赛美治疗情志病证经验研究
- 3 针灸中药并用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 4 肝阳虚临证探微
- 5 论肝失疏泄
- 6 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年时间节律的探讨
- 7 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31例
- 8 基于规则降噪技术挖掘胰腺癌用药规律
- 9 论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 10 清代名医周学海籍贯辨析
- 11 从络病学谈偏头痛的针刺防治
- 12 中药沐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 13 《泰定养生主论》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 14 试论南北地域病证特点与因地制宜治则
- 15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中医证治策略
- 16 一种适宜针刺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模型的研制
- 17 祛风定痛方(白芷、羌活、徐长卿等)对实验性偏头痛小鼠镇痛效果的研究
- 18 《脉药联珠》学术价值述略
-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辨证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探讨
- 20 高概念大数据时代 中医理论研究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