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瘀热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机演变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从瘀热角度探讨类风涅关节炎的病机演变规律,以期为本病从瘀热辨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借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开展多时点纵向研究,收集类风湿关节炎病例201例,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病程的各时点均可见瘀热病例,瘀热病机随时间推移演变为湿和血瘀者较多.结论:瘀热病机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占主导地位,病变过程中常与温热、痰热、阴虚等病机兼夹为患.......
作者:周学平;陈岩;李国春;方樑 刊期: 2014- 09
-
1627例高校新生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高校新生中医体质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627例高校新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①平和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特禀体质中,饮食喜成的人数依次为72例、33例、16例、22例、14例、4例、16例、25例、4例;饮食喜油腻的人数依次为77例、16倒、2......
作者:张瑞;许玉龙;宋建平;申杰;牛乐 刊期: 2014- 09
-
胚胎停止发育各证型与微量元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各证型与血清锌、铁、铜、镁、磷、钙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00例胚胎停育(孕6~10周)患者为调查组,另100倒宫内早孕活胎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微量元素值.结果:胚胎停育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普遍偏低,其中锌、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两虚型锌、铁明显降低,血热型铜相对偏高.结论:建议孕期重视并科学补充微量元素,对于脾肾两虚体质的孕妇更应将锌、铁的补充同叶酸......
作者:白凤楼;高宇;李清雪;赵阳;许红;刘荣霞 刊期: 2014- 09
-
褪黑素与“脾应长夏”理论的关系及机理初探
目的:探讨内源性褪黑素(MT)与长夏季节脾脏生理、病理模型的主要分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取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松果腺摘除手术组(手术组)、松果腺伪摘除手术组(假手术组)、脾气虚组.于长夏之中的大暑节气当天的前1个月行松果腺摘除术和伪松果腺摘除术,按照3种复合因素建立脾气虚动物模型,大暑当天取材.检测胃酚红残留率、小肠推进百分率、血清MT、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
作者:梁红娟;常瑞华;季新燕;王颖莉;王燕;孙伟卫;曹慧慧;冯前进;刘亚明 刊期: 2014- 09
-
调理心身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膝骨关节炎患者不仅躯体上遭受痛苦,而且心理上也遭受折磨,同时两者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使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更辣手.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从心身着手治疗膝骨关节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正常的人体状态是心身和谐、形神舍一,在开具方药的过程中应注意改善患者睡眠,做到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以调畅情志,并且注意言语疏导,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德志;李晓锋;王拥军;施杞 刊期: 2014- 09
-
藏医体质学说概述及其研究现状和展望
介绍藏医体质学说的渊源、理论基础、分型和应用,综述藏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藏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整理和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提出今后研究的4点建议,包括藏医体质学说的古代文献整理,借鉴现代科学方法开发藏医体质量表,藏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藏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的比较研究,以期对藏医学体质理论加以整理与提高,促进藏医体质学在增进国人健康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丰......
作者:罗辉;仲格嘉 刊期: 2014- 09
-
关于中医基础类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
根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部分来稿中存在的论文基本要素不符合规范要求、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等问题,指出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增强标准化、规范化意识,帮助科研工作者掌握科技论文的规范化,从而提高写作技巧.......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机及防治探讨
- 2 不同治法对大鼠脂肪肝防治作用的比较研究
- 3 重用附子治疗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体会
- 4 乳腺癌微血管生长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探讨
- 5 张仲景论“平人”
- 6 牡丹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运用体会
- 8 浅谈常见之抑郁性自杀
- 9 地甘口服液对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细胞黏附分子的作用
- 10 四逆散治疗脾胃疾病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 11 2016(丙申)上半年:少阳相火司天
- 12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急性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代谢研究
- 13 通阳复脉、益气活血中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 14 中医证候规范方法学研究探讨
- 15 浅谈《伤寒论》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
- 16 基于数据挖掘升降散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运用研究
- 17 “惊”与脏腑关系探讨
- 18 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斗”、“升”辨
- 19 海南岛汉族女性不孕症与易感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20 从积温角度看《黄帝内经》客运太少排序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