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欧阳枝磊应用《伤寒论》下法治疗内科急危重症经验

    欧阳枝磊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以治疗脾胃疾病见长,善于通过调节脾胃治疗急危重症,曾以《伤寒论》下法诊治多例内科急危重症,疗效颇佳.认为腑气不通是危急重症的常见谤因,临床应用大承气汤等下法时,并非均需出现度满、大便秘蛄、呕吐等表现,其烦躁一症多见,只要无正气极虚、不耐攻伐等均可根据情况使用,同时注重服用方法,大便通则减量或停服,不可过剂,防攻伐太过.......

    作者:章小稳;钟阳红;皮鹰 刊期: 2014- 09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方法:6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时照组口服舒乐安定和谷维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成药治疗并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及停药后2用时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汪建平;王文智 刊期: 2014- 09

  • 《伤寒论》少阴病指导治疗脊椎病变探索

    擅要:脊椎病变常见颈椎病和腰闻盘突出症,病位虽有上下之别,但其本质均属少阴病,以《伤寒论》少阴病生理病理规律为理论基础,研究脊椎发病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而寒湿痹阻、血络瘀阻则是脊椎病的主要病因,据此选用少阴病中附子汤通调阴阳、温经逐痹为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相应加减,经过治疗终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东海;金东明 刊期: 2014- 09

  • “阳明”“三里”另解

    手足三里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皆可为阳明三里.手三里位于肘横纹下2寸,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从手足上下来看,部位相近但又不尽相同.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多年发现,大部分医师对于“阳明”“三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足三里,其实不尽然.从历代针灸文献来看,临床将手足三里混为一谈或是混淆不清也是很有历史的.如《胜玉歌》中曾提到“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臂背痛和......

    作者:侯春光;杨涛 刊期: 2014- 09

  • 电针合谷对面部温度和迎香穴区经皮氧分压的影响

    目的:应用反映组织代谢的温度和经皮氧分压指标,观察电针后远端穴区组织代谢的变化,旨在探讨针灸改善循经远端部位新陈代谢的作用.方法:联合使用红外热像仪和经皮氧分压测定仪,对10例健康人分别连续检测电针双倒合谷时和不做任何干预时的左侧迎香穴温度和经皮氧分压在0min、10min、20min、30min时的变化(两次测试相隔24h).结果:(1)电计时,左侧迎香穴区温度高可上升(0.33±0.41)℃,......

    作者:唐丽梅;王淑友;李顺月;张栋 刊期: 2014- 09

  • 手太阴“五腧穴”名义阐微

    中医腧穴名称涉及领域广泛,蕴涵有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意义.兹举手太阴肺经“五腧穴”穴名释例,从语源语义角度阐释其命名方式及文化背景;从思维方式角度揭示其整体现与天人相应的哲学基础;从医学原理角度挖掘其功能、形态、治法等临床运用价值,兼及十二经五腧穴功能、涵义的揭示与推演.......

    作者:黄海波;陆芊羽 刊期: 2014- 09

  • 使用低营养小鼠模型评价中药右归丸的补益功效

    目的:用低营养小鼠模型结合已建立的BDI-GS体系评价中药右归丸的补益及治疗功效.方法:以健康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低营养模型组、右归丸处理组共4组,12d后计算脏嚣系数等指标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结果:3个剂量的右归丸处理组对胸腺、肝脏、肾脏和性腺的质量及系数BDI均大于1.0,对肝脏的部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右归丸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对低营养......

    作者:周晓靓;樊赛军;黄海舟;沈秀;李丽红;龙伟;王德芝;周则卫 刊期: 2014- 09

  • 普济消毒饮对化脓性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的体外抑菌药效作用,为临床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提供药效学参考.方法:体外药物敏感实验采用稀释法对化脓链球菌的抑菌药效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普济消毒饮对化脓性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普济消毒饮对化脓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支持临床的联合治疗应用.......

    作者:路广义;郭洁 刊期: 2014- 09

  • 论回医香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香药是回医学的特色用药之一,在回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医香药源于阿拉伯国家,从汉代开始输入中国,唐代更加频繁,宋金元代则进入鼎盛时期,因其具有醒脾开胃、透骨入络、开窍辟秽、温养脏腑、宣通气机、增进饮食等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疫病急救、心脑血管病、外科、骨伤等领域.故对回医香药历史溯源、种类及药用部位、加工炮制与贮藏、性能与功效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回医香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康菊英 刊期: 2014- 09

  • 金世元中药传统鉴定“五象七原”学术思想概要

    金世元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74年,在中药传统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等领域学验俱丰,尤其在中药传统鉴定领域见解独到,形成了以“五象七原”为特色的学术思想.故结合金世元教授在中药传统鉴定实践经验方面的具体实例,阐述“五象七原”学术思想的内涵,并得出其与中医“四诊八纲”在思维模式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观点.......

    作者:马春;王燕平;罗容;金艳 刊期: 201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