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薛雪诊治四时温病特点探析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以其著作《湿热论》名世,后人辑录的薛氏医案主要有《三家医案合刻·薛案》与《扫叶庄医案》.笔者将其与《湿热论》相参,对医案中有关风温、春温、湿温、暑病、秋爆的内容进行了搜集与研究,并对其四时温病诊疗特点做了初步探讨:对风温初起每以辛甘凉润为治,春温辩治中谨守卫气营血辨治思路,湿温病以调理气机、气化湿化为主要宗旨,暑病重在透邪外出,秋燥详于温燥之治.......

    作者:郑齐 刊期: 2015- 03

  •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痛证的辨证用药规律与特色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中的痛证治案(头痛、心痛、胃脘痛、胁痛、腹痛、肩臂背痛、腰腿足痛)反映了叶天士治疗痛证的用药规律与特色.在头痛方面,外感头痛治以辛散清解,并注重“安未受邪之地”;内伤头痛多虚实夹杂,治以镇肝潜阳、甘缓益肝.在胃脘痛、胁痛、腹痛方面,分为肝郁气滞、阳虚痰浊、肝肾阴虚、血络瘀痹4个证型,以辛散理肝、酸泄体肝、甘缓益肝为治则大纲.在肩臂背痛、腰腿足痛方面,治以辛温通补脉络,其中背痛的......

    作者:朱春青;史亦谦 刊期: 2015- 03

  • 张仲景分型辨治“腹痛”之临床意义

    腹痛是临床中诸多疾病比较常见且比较难治的症状表现之一,张仲景辨治腹痛常见证型有少阴阳虚便脓血证、少阴阳虚水泛证、少阴阴盛格阳证、肝热气逆证、寒疝腹痛证、肝水气证、太阳风水表虚夹杂证、少阳胆郁发黄证、虫证、妊娠宫寒证、气血郁滞腹痛证、产后气血郁滞腹痛证及胞中瘀血内阻腹痛证、妇人气血虚腹痛证等,结合导师王付教授临证辨治腹痛的思路与方法,将其诸多证型按照六经、杂病、妇科等进行系统分型辨治则常常能取得预期......

    作者:关芳芳;王付 刊期: 2015- 03

  • 《黄帝内经》“八风”与术数之学

    考证《内经》中“八风”的含义,指出其本属式占用语,具体内容与秦汉时期兵阴阳关系密切,同时提出《内经》承袭了“八风”名称却弃其旧义,用五行学说赋予其与疾病相关的新义,揭示出中医学借用术数理论,改造为中医新理论的过程,也反映出中医学与术数学的密切联系.......

    作者:李海峰;丁媛;张如青 刊期: 2015- 03

  • 痛风的中医医理探究

    本文立足于中医理论来分析痛风患者的体质特点、痛风的常见诱发因素、痛风的主要症状等,并结合《素问·厥论》对“热厥”病因病机的阐释,来把握痛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1痛风患者体质分析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痛风患者的体质有共同点,患者往往体格粗壮,孔武有力,“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甚至略显肥胖;生活习惯上多“能食而肥”.......

    作者:张天星;王义军 刊期: 2015- 03

  • 瑶医摸腹部诊法与中医腹部切诊法之比较

    通过查阅、分析和归纳有关瑶医和中医腹部切诊的相关文献,有针对性地就瑶医手摸诊法模腹部和中医腹部切诊法的定义、原理、诊断方法、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进行简要比较,以期推广瑶医药技术,为瑶医诊断学的继承、发扬及现代化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叶挺;张岚 刊期: 2015- 03

  • 中医药对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PCI术后应用联合中药治疗是否能减少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方法:行PCI术进行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是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成为制约PCI术继续推广及应用的瓶颈,关于如何降低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结果:在PCI围手术期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改善心绞痛及中医证候证状.......

    作者:苗建波;王硕;安少波;徐雷 刊期: 2015- 03

  • 基于文本挖掘的抑郁症当代中医主要学术思想探析

    目的:分析梳理抑郁症当代中医药研究团队的基本学术观点,总结中医药诊疗抑郁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核心作者H指数以及文献调查的方法,综合评价抑郁症中医药研究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核心人物和核心学术思想,筛选重要团队,通过梳理其学术观点来总结中医药诊疗抑郁症的主要学术思想.结果:共有7783位研究者发表了关于抑郁症的中医药论文4345篇,其中高产作者168位,形成9个具有鲜明......

    作者:王处渊;谢雁鸣;王志飞 刊期: 2015- 03

  • 六君子丸辅助辨治脾胃虚弱型Hp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六君子丸辅助现代医学治疗脾胃虚弱型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86例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400mg、呋喃唑酮100mg和西咪替丁2g治疗,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君子丸9g,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旋杆菌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胃......

    作者:平丽红;曾令涛 刊期: 2015- 03

  • 中医特色方案治疗干预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以苯磺酸氨氧地平加风池穴指压震颤法联合运用清宁颗粒作为中医特色方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在研究中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加用风池穴指压震颤组和中医特色方案组,每组各36例,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中医特色方案组无论在降压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及其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三运;王建明;张云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