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1方剂溯源乌梅丸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厥阴篇的主方.历代伤寒注家也都把它作为治疗厥阴病的总方.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伤寒六经的后一经,是阴阳的转折点,乃阴尽阳生之经.病至厥阴,正气衰弱,邪正斗争剧烈,临床中常有寒热错杂的表现.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1]说:“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乌梅、桂枝、细辛、人参、蜀......
作者:马金玲;宋长恒 刊期: 2015- 03
-
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50例患者用基础治疗加服安慰剂.2组均治疗2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有效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2BG)、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
作者:丁维平;齐艳红 刊期: 2015- 03
-
“旋转乾坤汤”治验举隅
河北中医学院刘保和教授认为人体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为阴升阳降,阐明了人体气运动基本模式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制出“旋转乾坤汤”.此方调畅人体气机,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疗效,故列举验案并作深入分析,为后学者提供借鉴.......
作者:赵丽萍;刘少灿 刊期: 2015- 03
-
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宫颈癌术后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治疗宫颈癌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宫颈癌术后发热、应用二代头孢类治疗无效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0人.中药组给予甘露消毒丹治疗,对照组给予亚胺培楠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中药组90%,对照组75%;2组用药后体温均呈下降趋势,第3天中药组平均体温37.0℃,对照组37.6℃.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消毒丹治疗宫颈癌术后发热有显著疗效,可明......
作者:李晶;王春燕;史会娟;吝欢欢;高静;刘淑刚 刊期: 2015- 03
-
从脾肾相关治疗少弱精子症心得
从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出发,尤其是对脾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释少弱精子症的发病机理,认为少弱精子症不应一味补肾,当从脾肾论治,辨病与辨症互参,辨证与辨精结合,药治与食疗同用,且就加味聚精食疗方及益气活精方在不育症中的应用,阐释导师陈德宁教授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全;周文彬;洪志明;曾杨玲;邓灵 刊期: 2015- 03
-
李坤寅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撷粹
李坤寅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与“正气不足,瘀血内阻”有关,治疗时应辨其虚实,化瘀治本,分五脏灵活化瘀;病证结合,谨守病机,标本兼治;衷中参西,辨证论治,审其凝滞作痛之故,或因虚、因实、因寒、因热,化裁古方,分而治之;用经方结合二期疗法(经前期行气活血止痛、减少经量,经后期补益肾精、养血调经;化瘀止痛贯穿始终,身心同治,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受孕率,并结合验案,彰显疗效.......
作者:王帅;凌静;曾玉燕 刊期: 2015- 03
-
欧阳群脑病针灸处方临床运用
欧阳群教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结合现代医学中的临床解剖和康复医学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组成了脑病针灸方.本文介绍其组方,并讨论其特点.......
作者:郑禹;林育珊;黄泳;张新斐;欧阳群 刊期: 2015- 03
-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ET-1和NO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2组各30例)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经期血浆ET-1(内皮素)和血清NO(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
作者:孙立虹;孙立明;王聪丽;梁玉磊;李文丽;马红利;李新华 刊期: 2015- 03
-
按法的文献研究
按法是早运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通过对按法的治疗要点、作用机理、临床应用进行古文献的论述,从理论上精确地阐释按法,根据其理论及功效合理应用按法可拓宽治疗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春水;张乐;谢巧瑜;郑佳璇 刊期: 2015- 03
-
附子配伍文献的系统性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附子配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附子配伍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和分析.结果:文献类型以药理学(39.60%)、临床研究(30.20%)及药物分析学(14.09%)为多,配伍类型中补虚药(31.58%)和清热药(21.05%)较多,药对研究以配伍甘草(25.00%)、干姜(21.15%)及大黄(14.42%)居多,溶媒比例多用......
作者:曹永仓;陈涛;唐迎雪;梁晓东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蛰虫对肝纤维化大鼠IV.C、LN、HA的影响
- 2 李振华论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病机与证治
- 3 心痛五脏六腑相关论
- 4 《幼科铁镜》人参安神汤探微
- 5 《黄帝内经》“鼻渊”及其异文考论
- 6 宣发膜原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的研究
- 7 太阳病病位解析
- 8 《肘后备急方》急症辨治经验总结
- 9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展对补益类中药的药理学研究
- 10 薛己妇科学术特点探析
- 11 从陈步猜想到《经络是水通道》
- 12 温阳益心方对大鼠心梗模型心脏促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 13 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网络模块研究
- 14 《本草纲目》“酱”释名及食疗作用辨疑
- 15 《得心集医案》之湿热腰痛病案的临床应用
- 16 针刺治疗对肥胖模型大鼠下丘脑ob mRNA表达的影响
- 17 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18 “悲”的内涵解析及其中医临床应用
- 19 化瘀止血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对盆腔游离液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 疲劳综合征的中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