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黄帝内经》“必齐”论析

    “必齐”一词见于《黄帝内经》,注家多阙如.清代小学家或以之为“必资”之假,或目之以“火齐”之讹,议论多歧,殊无定论.盖“必齐”既与“汤液…“醪酒”并举,别病程发展之阶又与“毒药…“镵石…“针艾”诸治疗方法同列,亦为传统医学治疗手段之一.“齐”取调和汁液与药滓之义,“必”取过滤渣滓之义.从剂型看,“必齐”指的是添加药物与汤液酒醴和煮之后过滤渣滓饮用的药物种类.汤液养胃防病,醪醴日本养生,必齐则分于二......

    作者:张亭立;刘庆宇 刊期: 2017- 06

  •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初识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传为陶弘景及其门人辑录伊尹《汤液经法》,并增补或整合《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而成,书中药物五味理论与《内经》有相承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其特点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以五味功用为鉴药基础,以“苦…“欲”“急食”为五行补泻目标,通过增加的药物“体…用…化”味,扩展了五行药物的应用功能,同时在汤液经法图中融入进退和数理理论,对于本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发展变化.......

    作者:李博灵;黄韵婷;刘洋;屈伸 刊期: 2017- 06

  • “问诊”源流考

    “问诊”为中医诊法中重要名词术语之一.从“问诊”一词源流出发考证其规范名,明确其定名依据,同时列出“问诊”之同义词及曾用名,并从字面含义及内涵等方面详细讨论“问诊”这一名词术语的演变过程及其准确内涵.同时,根据其名词演变追源溯流,以明晰“问诊”这一名词术语的历史演变和准确含义.研究认为,“问诊”这一名词术语初意出《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自《内经》以来问诊这一名词的内涵比较明确,清以前各类著作......

    作者:杜松;于峥;刘寨华;张华敏 刊期: 2017- 06

  • “不整脉”与心律不齐探讨

    中医脉象内涵丰富,每种脉都具有“位、数、形、势”4个要素,其中以节律不整齐为主要表现者为“不整脉”,它包括脉搏歇止引起的部分不齐及每搏跳动间隔时间不均匀引起的整体不齐.中医传统28脉中涉及脉律不齐者有结、代、促、涩、散及十怪脉中虾游脉、雀啄脉、解索脉、麻促脉、屋漏脉,这些脉象的节律失调表现与西医心律不齐有相似之处,但又不能完全等同,故探讨二者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准确收集脉诊信息及正确结合现代检查技术......

    作者:董艳;王阶;姚魁武 刊期: 2017- 06

  • 基于“邪毒致变”探讨Hp相关胃病演变过程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基于“炎癌链学说”提出中医“邪毒致变”观点,认为据此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炎症因子、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基因多态性微效作用累积效应的差异,既能一定程度提示外受与内生之“邪毒致变”,在Hp相关胃病(helicobacterpylori-relatedgastricdisease,HPGD)胃黏膜炎症、糜烂→萎缩伴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演变中加重......

    作者:胡玲;陈昫;陈万群;龚琳 刊期: 2017- 06

  • 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为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的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315例,对比分析三者之间血压、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和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瘀血质以女性为主,该体质年龄、......

    作者:蔡海荣;黄永莲;郭永宁;张为章;黄钜明;陈冬杰;赵子聪;赵帅;陈伯钧 刊期: 2017- 06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影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取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121例(126侧)接受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按中医膝痹辨证分为瘀血痹阻、阳虚寒凝、肾虚髓亏3组,每组随机抽取各30例,通过研究关节镜手术中镜下所见滑膜增生、软骨损伤、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病理表现分析统计数据,找出每组内相同特性及组......

    作者:朱光宇;田向东;薛志鹏;谢国庆;王剑;管垒;谭冶彤;杨晨;杜冬峰 刊期: 2017- 06

  •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基础治法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基础治法.方法:编撰冠心病合并心衰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研究,应用汇总、组合、排序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痛合并心力衰竭诊疗中应优先判断病势轻重缓急,主要治法优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急性发作期方选参附汤、四逆汤、真武汤加减,慢性缓解期方选生脉散、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人参汤、炙甘草汤加减.各期用药均优选辛甘药以化阳、甘淡以......

    作者:孙杨;李涵;张明雪;易丹辉;宋年彬;杨志欣;张一开 刊期: 2017- 06

  • 中药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IL-2及IL-10mRNA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免疫2号颗粒联合HAART疗法对44例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IL-2及IL-10mRNA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索该疗法对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治疗组23例采用HAART+免疫2号颗粒,对照组21例采用HAART+免疫2号颗粒模拟剂,观察时间1年.观察指标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IL-2mRNA、1L-10mRNA.结果:试验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

    作者:邹雯;王健;刘颖;咸庆飞;张复春 刊期: 2017- 06

  • 10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HP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103例HP感染患者及116例正常人,并收集HP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分析HP感染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中医体质类型差异及不同性别、年龄段HP感染患者中医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结果:103例HP感染患者中属于单一体质者55例(53.4%),兼夹体质者48倒(46.6%),HP感染患者前三位单一......

    作者:刘靖;李保双;吕林;马祥雪;张娇;赵全利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