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田淑霄论治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思路及用药分析
田淑霄教授是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之一,国家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导师,临床擅长治疗妇科疾病,在治疗上衷中参西,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子宫内膜增生约50%发生在围绝经期,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临床表现为月经血量增大或月经来潮后持续不断,从临床表现来看该病属于中医崩漏范畴.根据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增生,增生在中医属于积聚或癥瘕,所以认为本病除归属崩漏范畴外,还应归属于癥瘕......
作者:佘延芬;范玺胜;张俊茶;曹丽静;杜潇怡;张晓琪;刘君;张凯 刊期: 2017- 06
-
论滋阴药在湿热病证中的运用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病“禁润”一说,认为湿温初起“润之则病深不解”.据此后人在湿温及湿热病论治时,多畏阴柔滋润之药会导致病邪入里而难治,对滋阴药的使用与否往往存在争议.临证中湿热、湿温兼见阴伤者并不罕见,故据多位名医之论述并结合笔者临证观察与导师临床经验,认为湿热、湿温并非禁用滋阴药,且合理使用滋阴药有助于除湿热,并对湿热病证兼夹“阴虚”之机理进行论述,探讨了滋阴药在湿热病证中的运用原则......
作者:邓怀涵;刘兴隆;贾波;冯瑞权;陈岚 刊期: 2017- 06
-
冲击松解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特定配伍药物冲击松解术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所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定配伍药物冲击松解术纽(a组)、普通针刺组(b组)及两者联合治疗组(c组),治疗2周后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FS-CS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S-CSA评分较普通针刺组降低,与特定配伍药物冲......
作者:刘浩伟;赵亚男;陆福;宋佳;袁金玲;刘慧;刘熠赫;刘红星 刊期: 2017- 06
-
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其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Kyoto天生抑郁模型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假针组,以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电针组针刺百会、印堂每次15min,每天1次,假针组进行安慰治疗.3周后对大鼠进行称重及行为学检测,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改变.结果:4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治疗后糖水偏好百......
作者:佘燕玲;江婷;陈睿;李洋;黎程;徐世芬 刊期: 2017- 06
-
张振宇采用精准经筋推拿治疗颈源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张振宇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部主任,治疗颈椎相关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通过对颈椎病相关病因、病理等研究,采用皮部经筋理论结合“七线五区十二穴”精准推拿理论提出分区分部治疗颈源性疾病,避免了推拿操作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有效地提高了颈源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于规范颈肩背部推拿手法的技术操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成远;张振宇;潘珺俊;范肃 刊期: 2017- 06
-
从马王堆文献看中医灸法理论的演变——以足太阳脉为例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古老的灸疗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踢阳十一脉灸经》关于足太阳脒循行的描述与《灵柩·经筋》中关于足太阳之筋的描述更为接近,二者描述的足太阳脉病证则与《灵枢·经脉》非常接近.可见,中医经络与灸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就灸法理论自身而言,除《黄帝内经》与《针灸甲乙经》构建起的十二经脉或相关腧穴施灸的传统灸......
作者:胡蓉;田永衍;赵小强;魏英俊;王怡园 刊期: 2017- 06
-
傅杰英针灸调理上热下寒体质研究
傅杰英教授认为上热下寒俸质是阳虚体质的一个亚临床分型,岭南气候和地理环境是此类体质形成的制约因素,阳气升发太过是其形成基础,其易感疾病呈现出上焦火热上炎和中、下焦虚寒内盛的临床特征;调体兼治病、治未病是总的思路和方向,其调治应从阳虚体质状态切入,注重调理脾胃,稳固中下二焦的阳气;针灸应对实践策略为温补中焦下元、引火归元,选穴配穴多采用神阙、气海、关元、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太白、隐白、涌泉等基......
作者:张新普;薛丹;李敏;郝燕;傅杰英 刊期: 2017- 06
-
推拿对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相关脑区的影响
目的:探讨推拿对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相关脑区关联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与10名健康人,2组在治疗前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患者组给予12周的推拿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颈椎病量表评估,治疗结束后再次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提取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感兴趣区域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侧丘脑与双侧岛叶、右侧丘脑与右侧岛叶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联......
作者:王昊;左伟斌;张慧;尚可欣;谭中建;陈红;张华 刊期: 2017- 06
-
基于数据挖掘学习探讨“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研究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经取穴规律并基于此学习、探讨、领会石学敏院士“司气海,调血压”技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中登载的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腧穴并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6篇,腧穴84个,其中奇穴11个,腧穴总使用频次872次,主穴634次,配穴238次;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徐希法;余亮;张晓纬;邝丽侠;武春慧;刘健;樊小农 刊期: 2017- 06
-
方氏头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方氏头针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4组各10只,通过改良的4VO法制备VD模型,随后头针组进行选穴针刺,余3组正常喂养,10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ELLSA检测大鼠海马区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首次跨......
作者:田文静;王瑞辉;黄琳娜;安军明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仲景学术传承方法探讨
- 2 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意义
- 3 中气下陷病机新识
- 4 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5 《尔雅》病症名词考释
- 6 提高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疗效思路
- 7 371例老年虚证夹瘀证临床研究
- 8 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 9 张秀琴治疗月经失调临证经验探微
- 10 中医药学中理论性名词的解释问题的探讨
- 11 通心络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拮抗AGEs诱导的人内皮祖细胞内皮分化异常
- 12 绝经后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理论探讨
- 13 论陈寅恪先生与中医学
- 14 温督活络法在中医妇科临床的运用--附验案二则
- 15 正心泰胶囊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
- 16 温里通阳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17 管灸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家兔NGFmRNA表达的影响
- 18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肝嗜睡一得
- 19 卫气昼夜循行中“阴”与“阴分”内涵探讨
- 20 《释僧深药方》的辑佚与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