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药双穴”天灸疗法对改善儿童冷哮证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冷哮患儿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及肺功能指数的变化,客观评价“双药双穴”天灸疗法对儿童冷哮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冷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两所医院符合标准的冷哮患儿40倒,从2013年入伏第1天对患凡实施“双药双穴”天灸疗法,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寻两所医院、治疗前后以及医院与治疗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冷哮5项主要中医症状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补充惠儿肺功能各指标配对t检验相佐证.结果:“双药双......
作者:高凌;马淑丽;常佳婧;王洋;樊建楠;赵兴梅;秦艳虹 刊期: 2017- 06
-
五苓散证的病位以及配伍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对五苓散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发现大多数医家对五苓散“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病机的认识是有待商榷的.故首先对素有争议的太阳经与太阳府的问题进行考证,发现用太阳经和太阳府简单地划分太阳病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进而推出五苓散的病位应在脾而不是在膀胱;其次从脾之转输探讨脾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基于药象理论分析五苓散药物配伍规律等方面作进一步论述,由此得出五苓散治疗水湿内停作用机制应是通过健运脾土达到消除......
作者:刘伟;周春祥 刊期: 2017- 06
-
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配伍模式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期刊文献中天麻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痛的配伍模式.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适合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然后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中的配伍模式并进行网络化展示.结果:选择68条方剂建立数据库,经分析后得出方剂数据库中的药物频次、13种天麻的基本配伍模式以及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等.结论:天麻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痛......
作者:田丽芬;王欣麒;翟志光 刊期: 2017- 06
-
基于数据挖掘林丽珠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林丽珠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林丽珠教授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4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林丽珠教授认为乳腺癌的病机以气郁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临床多用理......
作者:黄楚栓;卢茵茵;庄逸洋;叶嘉威;林丽珠 刊期: 2017- 06
-
伸筋草功效考
伸筋草是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是典型的“同药异名”“异名同药”,别名有石松、过山龙等.《本草拾遗》首提伸筋草之名,《滇南草本》对云南本土中医药的独特药性均有阐述,其对伸筋草功效的阐述别具特色.在考证中药典籍与临床验证的基础上,发掘出伸筋草具有善治脚膝疼冷与促排卵独特的药性,临床善治脚膝疼冷与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排卵障碍,其药性可达卵巢,促进卵巢平滑肌的收缩,有助于排卵.......
作者:贾俊骅;王仑;姜琳;贾海骅 刊期: 2017- 06
-
当归入胃经探讨
中药当归是临床常用补血药之一,因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而归入肝心脾三经.根据当归的归经源流、历代本草沿革及方剂配伍应用发现当归性温味辛甘,具有温胃和中之功,且广泛应用于中医脾胃病.现代研究也表明,中药当归具有调节胃肠动力、保肝利胆、抗消化性溃疡等作用,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因此提出当归入胃经的观点.当归归入胃经更能全面合理地解释其功效,有利于扩大当归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亚南;许二平 刊期: 2017- 06
-
论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
多数人认为补中益气汤为补益脾气之剂,笔者认为补中益气汤主要通过补益肺卫之气泻心火,作用于上焦肺卫之气达到补中益气之效.补中益气汤类方均以此立方本旨为基础,根据暑湿热邪、肺脾胃气的盛衰等加减化裁,对部分感染性疾病,其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胃肠道损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定洪;李良;王庆其 刊期: 2017- 06
-
撷谈《西游记》的中医养生理念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奇幻中反映着世态人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全书贯穿着人神鬼怪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意识,在休养生息和起居劳作中反映出“固本培元”的养生原则,以及顺应自然、清心寡欲、起居有常、服食丹药、药膳及素食充养等养生方法,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契合.《西游记》既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有不可忽视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李钰;李健珂 刊期: 2017- 06
-
从诠释学方法看中医理论研究的路径
诠释学是关于与文本相关联的理解与解释过程的理论.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关系的不同认识也始终存在着困扰与争议,由此形成了“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与“文本中心论”3条不同研究路径的分野.中医理论研究是对应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与适用范围,以供众多的研究者选择.在可预见的未来,3种路径的研究都会在各自的道路上继续不断地取得各种进展与成果,同时也都各自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看......
作者:张宇鹏 刊期: 2017- 06
-
中医药领域效果比较研究策略
目前中医药领域效果比较研究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故在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基础上,分别从效果比较研究的发展趋势、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效果比较研究、开展前瞻性效果比较研究(疾病登记和社区纵向研究)、中医药大数据研究等诸方面较系统论述此领域的研究策略.通过总结目前的研究策略方向提出此领域研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期进一步提高此领域研究水平.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医药领域效果比较研究将为中医......
作者:陆丽明;温泽淮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肺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构中支气管肺组织NF-kB和MMP-9的表达变化
- 2 薛己对易水学派的贡献
- 3 身痛逐瘀汤异病同治临床运用的体会及探讨
- 4 《妇科冰鉴》妇人胎产诊疗梳要
- 5 从肝肾论治耳鸣、耳聋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
- 6 中医辨证治疗危重症经验举隅
- 7 老年人临床用药研究
- 8 “不整脉”与心律不齐探讨
- 9 大半夏汤证辨析
- 10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1 浅议中医古籍数字化
- 12 载脂蛋白A5、C3基因多态性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血脂浓度的影响
- 13 《千金方》用脏器疗法治疗消渴特色掬萃
- 14 活血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 15 袁士良“清化法”溯源与应用
- 16 围刺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 17 期待的力量
- 18 用比较医学思想构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几点思考
- 1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肾相关证候特点的研究
- 20 从络病角度刍议慢性疼痛的因机证治